春節腳步臨近,快遞、家政等服務行業出現不同程度用工緊張。為保障節日用工需求,人社部近日聯合多部門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對接活動,很多企業更是開出雙倍甚至三倍工資留人。
團圓是春節的最大主題,不管在哪里工作、從事什么行業,許多人都會選擇返鄉過年。家政、快遞等服務行業,外來務工人員占比高、人員流動性較大,本就存在季節性用工缺口,年節更是凸顯。但對于服務對象而言,這些行業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育嬰、看護等聚焦一“老”一“小”,屬于剛性需求,實在離不開人。為此,每到年關,許多城市都會積極推出穩崗措施,一眾企業也拿出真金白銀主動留人。實打實的物質保障,確實讓許多勞動者選擇留崗過年、錯峰返鄉,極大緩解了“用工荒”,確保了春節服務“不斷檔”。
對于勞動者來說,好待遇固然是重要考量,物質之外的人文關懷同樣不可或缺。確保穩崗留工舉措真正發揮作用,既要拿出實實在在的高薪,讓務工者更有獲得感,也要給予切實的關愛和尊重,讓他們更有幸福感。在這方面,一些城市和企業的暖心舉措可圈可點。組織“暖心專車”點對點接送異地務工人員返鄉返崗;為留崗家政人員提供免費住宿與體檢服務;通過多種方式送上真情實意的春節關懷禮包……無論是完善生活保障,或是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只有拿出有溫度、暖人心的舉措,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讓大家打心底里愿意留下來。
正所謂“留人在一時,功夫在平時”。從更大視野來看,尤其是對于城市來說,熱情留人不能止于春節期間,更要把真心用在平時。人才是激發經濟活力、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最寶貴資源。而人們喜歡一座城市,除了繁華便捷、充滿機遇等外在條件,還在于一種被尊重、被認可的歸屬感。這也意味著,除了在物質層面保障勞動者待遇,還應在城市生活諸多方面落實“以人為本”,積極回應各個群體的不同訴求。
用“薪”留人更要用“心”。期盼更多地方以春節為契機,把“招得來、留得住”的工作做得更細致,實現“人與城”的發展共贏。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