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延安訊(記者 趙曉媛 通訊員 高帥)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基層單位,是黨和人民血肉聯系的基本載體,承擔著維護社會治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延安市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以派出所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堅持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優質服務于民為落腳點,始終把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服務基本方向,以維護轄區社會面大局平安穩定為主線,以筑警魂、強素質、提能力,打造一流公安隊伍為目標,聚焦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全天候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用心用情守護轄區平安。
“既然把話說開了,那就不要再吵了,在協議書上簽個字,以后各自做自己的生意……”兩個小時前還劍拔弩張的魏女士和李先生,在民警的調解下,此時已冰釋前嫌,相互承認錯誤,自愿在調解協議書上簽了字。
原來,魏女士和李先生都是賣飲水機的,幾天前李先生向魏女士借了一臺飲水機,可過后雙方卻因歸還問題起了爭執,李先生稱自己早已歸還,魏女士卻說沒有,由于沒有監控,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派出所接警后,民警經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做工作,最終讓雙方成功和解,決定各自認領一半責任?!懊窬瘋兒苡心托?,給我們把事情調解得我們都很滿意。”魏女士說。
對于在基層派出所成立調解室,城關派出所所長梁強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說:“有事找警察,現在老百姓一有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就打‘110’,雖然這是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可我們警力有限,調解此類矛盾糾紛需占用大量警力,根本應付不過來,但一些比較復雜的矛盾,如不及時調處,易引發民轉刑案件,在基層派出所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后,聘用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成立專業調解隊伍,既緩解了當前警力不足的困擾,又讓民警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投入偵察破案和治安防范工作中來。”事實證明,梁強的想法是正確的,城關派出所的老警調處室,由6名經驗豐富的老警察組成,自成立以來,老警察們充分發揮其人熟、地熟、事熟等優勢,僅2024年一年就成功調解各類疑難矛盾糾紛154起,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轄區面積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000人,轄6個社區13個行政村,為進一步增強轄區群眾的安全感,讓人民群眾切實感覺到“警察就在身邊”,民警們精耕細作治安防控陣地,開展入戶走訪,發放資料20000份,集中宣傳6次,反詐預警50人次,服務群眾220余次,登記社情民意信息4000余條,排查調處矛盾糾紛200余起。通過走訪宣傳,增強了轄區群眾的防騙意識,提升了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