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寶雞市鳳翔區糜桿橋鎮西白村西府曲子演出團參加了央視《開門迎春晚》節目的錄制。一曲純正、精彩的西府曲子《畫紗燈》,贏得了現場評委的一致稱贊,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西府曲子起源于隋唐,融合宮廷音樂與民間小調,歷經千年沉淀,是陜西關中西部(西府地區)特有的民間曲藝。它以唱為主,說唱結合,曲調豐富,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之說。大調莊重典雅,小調活潑詼諧,演唱時一人主唱,眾人幫腔,配以三弦、板胡、二胡等弦樂及梆子、碰鈴等打擊樂,韻味獨特。
西府曲子《畫紗燈》是西白村西府曲子演出團編排的曲目。其唱詞描繪了新春佳節畫紗燈的情景,在表演形式上,保留了西府曲子的傳統特色,又融入了現代元素,如舞臺布置、服裝造型等,使其更具觀賞性。
此次西府曲子《畫紗燈》能夠亮相央視《開門迎春晚》欄目,不僅是西白村西府曲子演出團的榮耀,更是西府曲子傳承和發展的成果體現。在傳承方面,西府曲子通過藝人傳承、師徒傳承和校園傳承等多種方式得以延續。老一輩藝人通過口傳心授將技藝傳給年輕一代。同時,西府曲子還走進了校園,糜桿橋鎮中心小學成立了西府曲子社團,邀請民間藝人進校授課,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和學習西府曲子,培養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在發展方面,西府曲子不斷創新與突破。一方面,在保持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創作了一些反映當代生活的新曲目,使西府曲子更貼近時代、貼近群眾。另一方面,借助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西府曲子的表演視頻,吸引了大量觀眾,擴大了其影響力。
此次西府曲子《畫紗燈》在央視的成功亮相,必將進一步推動西府曲子的傳承和發展。
(來源:鳳翔微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