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繼續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5上調至1.75,即日實施。
隨著政策發布,人民幣匯率應聲走強。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走高50余個基點,收復7.36關口。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當日開盤報7.1885,較上一交易日上調6個基點。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重要的穩匯率工具之一。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認為,上調該參數能夠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進而增加境內美元流動性,緩解匯市美元供求偏緊狀況。金融管理部門在較短時間內再度釋放穩匯率清晰政策信號,旨在防范短期內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維護匯市穩定運行。
為穩匯率,2025年伊始,從通過貨幣政策委員會釋放堅定“穩匯率”信號,到發行600億元央行票據,再到暫停買入國債,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
注意到,自2020年以來,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曾隨匯率波動出現多次調整。202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2021年12月,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經濟環境逐漸轉暖,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重新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2022年12月,隨著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加大,這一參數再度被調整至1.25。2023年7月20日,該參數從1.25被上調至1.5。
就在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上調同一日,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繼續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增強外匯市場韌性,加強外匯市場管理,堅決對市場順周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將加強對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的指導,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管理,指導外匯市場成員嚴格落實自律規范,對擾亂市場秩序、惡意誤導公眾等違反自律規范的行為及時采取措施。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