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第三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故事短視頻大賽專家評審會在深圳“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以下簡稱“一帶一路”中心)舉辦,來自政府部門、生態環境領域、國際組織、主流媒體、短視頻領域的13名專家評委對入圍作品進行了嚴格評審,各類獎項將在10個工作日內公布?! ?/p>
此次短視頻大賽作品展示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成就,反映了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追求。作品故事豐富多元、參賽群體廣泛,吸引知名央企民企、奧運冠軍和千萬粉絲博主參賽,征集到來自尼日利亞、埃及、阿聯酋、印尼等32個國家和地區的560多件作品,曝光量超1.5億。
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白志軍在致辭中表示,大賽征集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質量上乘,這些身邊的綠色發展故事對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環境記協將與“一帶一路”中心深化合作,挖掘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感人故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報道。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首席發展總監張建宇表示,本屆大賽作品數量超出前兩屆總和,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集中展現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成就。這些作品將成為傳播綠色發展理念的使者,跨越語言、文化和地域的界限,讓更多人了解“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故事。
本次大賽部分作品以其鮮明的主題、獨特的視角和完整的故事情節脫穎而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環境與氣候議題負責人姜灝,對《馬東鐵路“環境官”的中國情結》進行了精彩點評。該視頻通過中國交建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總經理部第四分部“環境官”凱米的親身經歷,展現了中國建設者在海外項目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護野生動物、守護當地環境、促進文化交流,為當地居民提供工作崗位的生動故事?! ∧茉床粦蔀橹萍s發展的障礙,而應公平、便捷地惠及每一個人。短視頻《能源平權我們在努力》講述了中國企業通過創新儲能技術,提升綠色能源存儲和利用效率,滿足大部分常見家用電器的需要,為用電困難地區的居民提供能夠負擔得起的綠色能源的故事。中國環境記協相關專家表示,儲能技術改變了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現狀,讓綠色能源惠澤更多人,這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意義。
跨越非洲的綠色夢,“一帶一路”為尼日利亞帶來了新的機遇,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綠色低碳……尼日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用原創的詞、曲、歌聲、舞蹈,表達了對綠色未來的美好憧憬,以及對中非合作與“一帶一路”倡議下尼日利亞綠色發展的美好期待。澳大利亞籍社交媒體評論員杰瑞·格雷(Jerry Grey)表示,大賽中的多部作品展示了中國在清潔能源、綠色基建等方面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支持,幫助當地解決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我曾用力量贏得世界,現在,我要用行動守護家鄉。”奧運冠軍劉煥華在《綠色魔法師“奶奶和她的寶藏田園”》中,講述了他的奶奶在這片土地上耕耘,種出無添加的糧食、蔬菜的故事。而如今,劉煥華也成為其中一員,他積極參與家鄉的環保事業,倡導綠色農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并珍惜這份自然的饋贈。劉煥華的故事,引起了荷蘭貿促會深圳首席代表艾紐(Aniel Kerkvliet)的關注。他認為,這個故事非常有溫度,這種將綠色發展當作自己的事業、融入自己生活并長期堅持下去的行為值得點贊。他最感興趣的是那些記錄身邊真實環境保護行動、講述人與自然關系的故事,認為這些故事能激勵更多人投身到生態環境保護之中。
在視頻《鄱湖綠水 白鶴青山》中,拍攝者講述了江西省南昌市白鶴小鎮居民打造集觀鳥、避暑、農家樂等多元旅游形式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游樣本的故事?!拔覌寢屧浽谯蛾柡吂ぷ鬟^,我曾到這里,生態非常好。如今,這里更是建立了生態小鎮,將生態環保理念一代代傳下去,非常好?!鄙钲谑形麄鞑繉ν庑麄魈幎壵{研員彭維佳如此點評。
中國環境報廣東記者站站長劉晶最感興趣的是一位中國香港“寶爸”培養“萌娃”進行垃圾分類的故事:對日常生活中的塑料瓶、易拉罐、快遞盒等垃圾進行分類并獎勵積分,積分可以兌換餅干、玩具……視頻中,“萌娃”為了兌換餅干、麥兜公仔,認真學習垃圾分類的鏡頭,俘獲了現場一眾評委。劉晶認為,這種小視頻,既是可輕松復制的經驗,更是易于傳播的環保故事,非常契合大賽主題,也最能打動人。
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組委會副秘書長龐景波從短視頻內容、拍攝、制作的專業角度對參賽作品進行了點評。他認為,本次大賽作品主題鮮明,故事有溫度,表達巧妙有趣,亮點頗多。特別是在《國際Z世代的鄉村圖鑒》中,拍攝者通過三位外國留學生組團打卡杭州青山村“CBD”,巧妙講述了這個“浙江省藝術鄉建特色村”在老舊建筑改造、產業多元化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傳統文化保護等方面的創新實踐,這種表達方式值得借鑒。
隨著評審會的圓滿結束,第三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故事短視頻大賽將進入最后的獎項評選階段。大賽不僅展示了各國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成就,也反映了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追求。未來,大賽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更多力量投身于全球生態環境保護事業。
來源:中國環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