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寶雞訊 寶雞市鳳翔區累計經營主體22678戶,2024年新增3070戶;
全區217個新建區級重點項目建立審批服務臺賬,全力做好重點項目跟蹤審批服務;
4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市區兩級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全面推廣新版電子稅務局,成功上線8678用戶,不斷優化辦稅繳費體驗……
一項項數據成果,清晰映照出寶雞市鳳翔區營商環境工作不僅在關鍵領域成功突圍,更是實現了全方位、整體性的優化升級。
2024年,寶雞市鳳翔區堅持把“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學先進、補短板、樹品牌”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市場主體需求,聚焦企業關切,對標先進地區,深化改革創新,落實穩經濟政策,助企紓困解難,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和堅實保障。
用營商“軟功夫”,撬動項目建設“硬實力”
“以不動產‘預告登記證明’審批工程規劃,不到2天就拿到了許可證,真正解決了我們企業發展的難題,給你們點贊!”寶雞宇昌佳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堯中激動地說。這是鳳翔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為加快推進工程項目建設審批,推進行業“小切口”改革,力促項目早開工、早投產,首例以不動產“預告登記證明”作為土地權屬來源許可工程規劃的創新案例。
據了解,該企業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取得了另一家公司名下的一宗土地,只辦理了不動產“預告登記”,無法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同時因土地使用權和項目建設主體單位不一致,該企業無法辦理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相關建設手續,項目因此陷入僵局,無法開工。
為破解這一難題,鳳翔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提前介入,為該項目適配了“項目管家”,提供“一對一”全鏈條“保姆式”服務,積極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并主動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對接,最終依據省市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探索嘗試以不動產”預告登記證明”許可建設工程規劃。此項創新舉措,不僅為有效解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開辟了新路徑,更展現了鳳翔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項目的決心和成效。
2024年以來,鳳翔區深入實施“容缺受理+承諾制”,為全區217個新建區級重點項目建立審批服務臺賬,全力做好重點項目跟蹤審批服務。
探索工程建設項目“紅綠章”審批模式,先綠章容缺受理,后紅章審批生效。
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120個工作日壓減到65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90個工作日壓縮到40個工作日。
出臺《寶雞市鳳翔區關于加強工程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完善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聯席會議、審批監管信息互通制度和審管聯動實施辦法,進一步推動審批部門與監管部門業務聯動。
如今,得益于良好營商環境,該區項目穩步推進,經濟活力迸發。
創政務服務“高品質”,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度”
變“坐等服務”為“主動上門”,讓企業群眾獲得感滿滿。對此,僅僅跑一次拿到證的鳳翔圣元康復醫院衡經理,回憶起來激動不已,“得知我們對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業務不熟悉,審批局工作人員及時邀請市上專家和區衛健局等部門從場地要求、人員資質、設備配備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還幫我們整理申請資料,很快將證辦好后,又親自給我們送了過來,這服務真的是太好了。”
主動靠前對申請事項進行專業性輔導,提前明晰審批標準,同時將發現問題制成整改清單,一次性告知申請人,讓資料補正與現場整改同時進行,既節省時間,又實現后期審批驗收一次通過,讓企業少走很多“彎路”。一句真誠評價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鳳翔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實效。
2024年,全區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出臺《寶雞市鳳翔區企業開辦便利化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20條工作措施》,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優化審批、創新模式,使企業群眾獲得感與滿意度持續提升。
設立“企業開辦一次辦”專區,幫辦代辦并行,企業開辦0.5日辦結,市場主體穩步增長。4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市縣兩級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與85個縣區簽訂“跨區通辦”合作協議,61項政務服務高頻事項實現跨區通辦,基本解決了企業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難題。
全面推廣新版電子稅務局,成功上線8678用戶,不斷優化辦稅繳費體驗。
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經營主體登記注冊實現全程電子化,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辦結。建立健全服務方式方法,促進政務服務優化。
推動多行業“一業一證”改革,部分事項“零材料+不見面”辦理,調整簽批權限,實行告知承諾制與“鬧鐘提醒”服務。
同時,積極推行“證照聯辦”服務新模式,實現開辦企業、用工招聘、生產經營、簡易注銷等多個高頻事項準入準營“提速辦”“融合辦”。
持續提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工單辦理流程,健全跟蹤督辦機制,加強數據分析,定期通報企業和群眾訴求辦理情況,提高辦理質效。
完善“好差評”機制,線上線下多渠道供企業群眾評價。2024年辦件量、評價率與滿意率在全市領先,有效提升政務服務質量。
借創新發展“源動力”,激活市場環境“新氣象”
“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開展以來,鳳翔區積極創新探索,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探索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實際需求的新模式、新做法、新機制。
——聚焦“優勢白酒”產業鏈,構建“酒海稅語”白酒稅收管理品牌,打造“辦問一體、集中審批、宣傳輔導、征納互動、訴求響應、爭議調解”的智能化綜合稅費服務中心,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線上辦稅繳費服務輔導和稅費爭議調解、涉稅(費)訴求收集等工作,形成“1+e+N”的辦稅服務新布局。
——建立健全招商引資線索項目跟蹤落實機制和項目研判聯席會議審查制度,搭建了全區招商工作聯系平臺,完善招商引資一名分管領導+一名干部的工作模式,簽約年產2萬噸聚酰亞胺纖維項目、液態氣體空分裝置項目等72個項目,總投資258.83億元。
——深化拓展“進企業、進鎮村(社區)、進項目現場”“三進”活動,圍繞企業開辦、項目落地、企業發展,組建8個工作服務隊,深入全區12個鎮(社區)及相關企業,通過系統全面建立工作臺賬,設立服務專窗,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組團式”服務及容缺受理,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流程服務,解決企業實實在在的難題。截至目前,堅持開展“三進”活動74次,宣講政策49條,幫辦代辦事項64個,開展批前輔導、解決疑難問題60余件。
——常態化開展“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一包五幫”“企業家沙龍”等活動,積極回應企業訴求,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引導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提升專利創造質量,強化多元化解知識產權糾紛能力。目前,鳳翔區3家生產經營“鳳翔泥塑”的市場主體首次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使用權。
優化營商環境,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鳳翔區已擂響戰鼓,持續沖鋒!全區上下一心,全力打造企業發展沃土,真正讓營商環境成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最堅實的基礎和最深厚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