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9.9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75%,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08萬只,募集資金67.31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為21萬億元;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25億個,較年初增長9.88%。
2020年-2024年,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的年度增量分別為2.46萬億元、3.14萬億元、-1.35萬億元、-0.85萬億元及3.15萬億元,2024年增量與2021年接近。
《報告》顯示,在產品結構方面,截至2024年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9.15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7.33%,較年初增加0.99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73萬億元,占比2.44%,較年初減少0.77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6萬億元、0.01萬億元。
《報告》指出,2024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7099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69%。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407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5692億元。2024年,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65%。
《報告》還披露了有關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末,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個人養老金理財行業平臺共支持6家理財公司發行30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累計銷售金額超過90億元。
華源證券固收分析師廖志明表示,2024年理財規模增幅較高,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存款利率明顯下調,2024年,大行3年、5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了45bp,較好地促進了理財規模增長;二是規范存款手工補息后,理財吸引力相對提升;三是債市行情較好。
展望2025年,廖志明預計,由于信用債收益率降至歷史低位,5年期AAA信用債收益率低于全國性銀行3年、5年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理財產品業績或難跑贏5年定期存款,對老百姓吸引力有所下降,理財規模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