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我國外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了總量、增量、質量的“三量”齊升。
從總量看,去年全年進出口總值達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從增量看,我國去年外貿增長規模達到了2.1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外貿總量;從質量看,進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產品增勢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創歷史新高,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蓬勃發展。
外貿實現“三量”齊升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之一是向“新”而進,即新產品新業態新品牌不斷涌現,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這也是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的生動縮影,折射出我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一系列數據也體現出了中國外貿的含“新”量。比如,2024年,電動汽車、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出口分別實現了13.1%、32.8%、45.2%的增長;跨境電商新業態全年進出口達到了2.63萬億元;自主品牌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達到了21.8%。
在筆者看來,持續提高外貿含“新”量,也是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首先,外貿主體應繼續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比如,跨境電商憑借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成為鏈接全球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貿易新橋梁。那么,各方就要合力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掃除障礙,通過制度、管理和服務創新,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其次,外貿主體要抓住科技創新這一“源頭活水”,堅持科技引領、加大創新力度和研發投入,用新技術、新產品贏得市場。比如,加快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回望2024年,我國外貿實現了“量穩質升”。展望未來,隨著外貿含“新”量的不斷提升,我國外貿向好態勢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