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至17日,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訪華。期間,中斯雙方共同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以及涵蓋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教育發展等領域的15項合作備忘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同意深化中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中斯命運共同體。
業內人士指出,此訪不僅深化了中斯傳統友誼,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南亞地區的走深走實注入新動能。在當前全球化調整和大國博弈的背景下,中斯合作展現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創新實踐。
經貿成果豐碩 合作空間廣闊
中國和斯里蘭卡傳統友好,兩國關系自建交以來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樹立了不同國家友好相處、互利合作的典范。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斯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對兩國經貿合作成果表示滿意。從中國海關總署獲悉,2024年中斯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381.43億元,同比增長31.7%。其中,對斯出口353.56億元,同比增長33.6%;自斯進口27.87億元,同比增長11.4%。
聯合聲明表示,斯方感謝中方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自斯進口。中方愿繼續支持斯里蘭卡茶葉、寶石等各行業企業同中國相關進出口商協會建立聯系,為斯方參加進博會、廣交會、南博會和利用電商平臺等提供便利,進一步加強兩國企業互利共贏合作。雙方將繼續秉持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爭取盡早以一攬子方式達成全面的中斯自貿協定。
共建“一帶一路”是體現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日益深化緊密的另一關鍵詞。多年來,中斯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中國企業在斯里蘭卡建成了港口、公路、鐵路、醫院、水利、電力等設施,極大改善了該國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有力帶動當地就業。
盤古智庫研究員許維鴻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為中斯兩國提供了堅實且廣闊的合作平臺。漢班托塔綜合開發和科倫坡港口城等標志性項目,不僅顯著提升了斯里蘭卡的基礎設施水平,也為當地民眾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切實改善了人民生活。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則表示,中斯兩國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等領域傳統合作的同時,在旅游業、海洋開發、漁業等領域也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斯里蘭卡去年向中國實施免簽等一系列潛在的政策紅利,或將給中斯深化務實合作帶來機遇。”
維護多邊主義 參與全球治理
近段時間來,斯里蘭卡在積極尋求加入區域及國際多邊合作機制方面動作頻頻。從日前中國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中方擔任《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非東盟方輪值主席國期間,全力推動RCEP達成新成員加入程序。目前,中國香港、斯里蘭卡、智利已提出加入RCEP的正式申請。
2024年10月,斯里蘭卡外交部長維吉塔·赫拉特在外交部與駐科倫坡外交使團見面時發表講話稱,斯里蘭卡已決定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和新開發銀行,“我們認為金磚國家是通過在《聯合國憲章》框架內加強包容的多邊主義,實現互利合作、和平與發展愿望的有效伙伴關系”。
斯里蘭卡“一帶一路”組織創始董事亞西魯·拉納拉賈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金磚合作”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積極作用日益顯現,被越來越多的“全球南方”國家視為參與全球治理的寶貴平臺,金磚機制在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聲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斯里蘭卡已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和新開發銀行以及RCEP,值得中斯雙方深入探討。”劉宗義表示,加入區域和國際多邊機制、參與國際金融體系對斯里蘭卡非常重要。一方面,融入亞洲產供鏈體系將有利于其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參與金磚國家支付體系將有利于斯里蘭卡維護本國經濟和金融安全。
在亞西魯·拉納拉賈看來,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有利于應對世界百年變局,促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更加平衡、更加公正的方向轉變,讓廣大“全球南方”國家看到爭取平等地位和應有權利的新希望。
“中斯合作不僅限于雙邊層面,更對區域及多邊合作模式產生積極推動作用。”劉宗義稱,在“全球南方”廣泛崛起的背景下,中斯加強合作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乃至助推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都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