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怎么實現?

    2025-01-24 11:09:56 作者:黎雨辰

    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怎么實現?

    1月22日,中央金融辦、證監會、財政部、人社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重點引導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而在《實施方案》提到的五大主要工作中,“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成為了公募基金領域的重點關切。

    具體來看,《實施方案》指出,強化分類監管評價約束,優化產品注冊機制,引導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穩步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牢固樹立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1月23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又進一步在“提升實際投資比例”方面,公布了穩步提高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規模和比例的具體安排——對公募基金,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

    “公募基金的改革,將會有助于實現這樣一個每年增長10%的目標。”在同日的答問環節中,吳清強調稱。當前監管將我國公募基金整體改革方案歸納為三大方向部署,而四方面具體工作,將會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和規模占比提升的落地。

    明確公募A股持倉每年增長10%

    近年來,我國公募基金行業整體上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總規模從2019年的13萬億元增長到去年底的近33萬億元。其中,以股票投資為主的權益類基金規模從2.3萬億元增長到8.2萬億元,權益類ETF突破3萬億元。

    但受股市波動等復雜因素影響,特別是前兩年,我國部分權益類基金出現了一定虧損,公募基金行業中暴露出經營理念偏差、公司治理存在缺陷、投資行為短期化等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吳清在1月23日發布會的答問環節中指出,按照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關于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的部署,證監會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

    吳清此次提出的公募基金整體改革方案共分三大方向,一方面綜合、深化了過往一年來公募市場中既有的諸多改革與指引,另一方面也與此次《實施方案》中圍繞公募基金提出的相關工作部署相輔相成、彼此促進。

    如何推動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的目標?

    對于這一行業關切,在“強化功能發揮,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這一改革方向下,四方面具體工作將為該目標的落地提供“施工方案”。

    ①推出更多適配投資者需求的產品,加大中低波動型產品創新力度,實現浮動費率產品試點轉常規。

    在2023年7月啟動公募行業費率改革中,證監會便已提到試點浮動費率產品。同年8月26日,首批與基金規模掛鉤、與基金業績掛鉤、與投資者持有時間掛鉤的20只三大類浮動費率產品獲批,標志著公募基金產品譜系進一步豐富。

    ②加快推進指數化投資發展,制定促進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實施股票ETF產品的快速注冊機制,原則上從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進一步便利各類中長期資金投資市場。

    此前,根據證監會的相關要求,當常規基金產品按照簡易程序注冊時(ETF應用于簡易注冊程序),注冊審查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個工作日。而在去年9月26日,《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

    事實上,作為去年下半年最受重視的指數基金產品,2024年9月以來幾批新成立的中證A500ETF,已經在審批環節展現出了極高的效率。多數中證A500ETF從受理到獲批均僅用時一個工作日,而在未來,這樣的“高速通道”也或將成為股票ETF階段化的常態。

    ③強化監管分類評價引導,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占比和長期業績等指標在監管分類評價當中的權重,引導基金公司將每年利潤的一定比例自購旗下的權益類基金。

    這一條措施,呼應的則是去年9月公募基金行業迎來的分類評價制度修訂。據了解,修訂后的分類評價制度突出“合規風控為先”制度本位,強化“更好發揮功能”監管導向,新增“重點專項工作”落實情況。

    而在功能發揮指標中,修訂后的制度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規模加分權重,整體上鼓勵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權益基金,并引導管理人重視中長期投資收益。同時,分類評價的體系僅考慮三年、五年等中長期業績評價指標,未考慮一年以下的短周期指標。

    ④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評價制度,引導基金公司強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切實提高大類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能力。

    中歐基金指出,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以專業化分工提升投研能力,以標準化流程實現高效協作,建立起恰當的投研能力評價制度,最終形成高效的協同運作機制,才能使基金公司形成更加科學和系統的投資流程,真正為投資者實現財富的長期穩健增長。

    薪酬、費率、合規等改革持續推進

    除“強化功能發揮,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外,此次吳清提到的公募基金整體改革方案還包含另外兩大方面。

    一是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其中包括:

    ①加強黨對基金行業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完善基金公司治理,推動股東會、董事會、經營層勤勉盡責,牢固樹立以投資者為本的經營理念。系統改革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全面加強長周期業績考核。

    ②進一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薪酬管理制度,著力強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防止出現重規模、輕回報的經營傾向,避免片面的追求規模,不重視投資者的回報。

    ③進一步穩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費率,在已經降低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交易費率的基礎上,2025年起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率。

    作為公募基金改革的關鍵一著,新“國九條”之后,公募基金的費率改革始終步履不停。2023年7月,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三階段”的工作方案出臺,提出通過兩年左右時間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投資成本。

    Wind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來,全市場發生費率調降的公募基金已超過300只。從產品端來看,參與調降改革的基金也已遠遠超出了主動權益基金領域,出現了多只股票型ETF、債基的身影。

    2024年11月19日,吳清在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致辭中指出,要突出加快推進投資端改革,同時強調“穩步推進公募基金行業費率等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特別是指數化投資”。

    而同日晚間,多只市場中頭部規模的寬基ETF調降管理費、托管費的公告應聲落地,成為ETF市場最“真槍實彈”的一次降費。據悉,該次涉及調降的相關ETF規模合計超過1.3萬億元,涉及多核心寬基指數,經測算每年可為投資者降低持有成本約50億元。

    就在1月22日,公募基金降費的接力棒又首次傳到了QDII手中。當日晚間,匯添富、招商等基金公司公告了旗下QDII基金降費,相關管理費率、年托管費率分別降至1.2%、0.2%。

    1月23日,監管再提費率改革部署,標志著監管持續降低投資者成本、優化行業生態、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決心。吳清在發布會中指出,在費率改革三階段全部落地后,預計每年合計可以為投資者節約大概450億的費用。

    二是加強監管執法,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其中包括:

    ①完善股東股權、人員管理、市場退出等重點領域法律法規。

    ②強化對基金投資交易行為的引導和約束,堅決糾治“高換手率”“風格漂移”等過度投機行為,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基金投資中的各類違法違規。

    ③加強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的社會監督,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文化。

    吳清表示,目前,證監會還在進一步加強調研,聽取包括行業機構、投資者等各個方面對改革方案的意見建議,也會抓緊修改完善,盡快落地實施。

    機構熱議《實施方案》影響

    整體來看,在此次《實施方案》發布前,金融部門已對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給予不少政策層面的支持和引導。例如在2024年4月,“國九條”便圍繞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提出了包括完善適配長期投資的基礎制度、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等舉措。

    2024年9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中長期資金入市首次迎來了“綱領性文件”。

    而眼下,多家公募機構指出,此次《實施方案》在《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對“長錢長投”的資本市場生態進行了具體指導,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社保、商業保險等資金加大權益市場投資力度,提升權益類基金規模和占比,對于提升資本市場表現意義重大。

    中歐基金提到,當前我國中長期資金總量仍顯不足,結構待優化,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培育。相關方案的出臺,體現了國內政策對資本市場不斷提升的支持力度,為中長期資金入市這一系統工程奠立了制度基礎,進一步完善了國內資本市場投資環境,增強市場信心,為我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大力發展權益基金是監管對于公募行業多次強調的目標。而公募基金需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把握此次政策落地帶來的市場機遇。

    “提高權益基金占比,一方面依賴于資本市場的向好走勢。在牛市中,投資者基金投資回報更高,進而更愿意投入資金配置權益基金;另一方面,則取決于基金經理能否將持有人利益置于首位,憑借專業的投資、選股與布局,在有效控制回撤的同時,實現良好投資回報,滿足投資者需求。”楊德龍稱。

    還有一些公募基金提到了《實施方案》推出本身對市場的影響。如天弘基金資深策略分析師黃子函表示,管理層在春節前集中安排增量資金,有利于扭轉短期資金供需層面的擔憂。

    “在當前‘資產荒’、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配置股票的資金需求天然是比較強的。中長期來看,資金入市的節奏取決于A股賺錢效應是否持續積累、上市公司的分紅能力是否持續增強、保險公司的會計準則處理是否優化。這一次不僅應該關注具體的數字,更應該保險考核期限的改革、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批復等,機制的優化是保障長期資金入市的根本。”黃子函稱。

    值得一提的是,除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外,此次《實施方案》涉及的部分其他指引,也因與基金業密切相關而得到了機構關注。

    例如《實施方案》還提到,要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在現有基礎上,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穩步提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股票類資產投資比例。而保險資金是公募基金的重要投資者之一。

    對此,方正富邦基金權益研究部行政負責人、基金經理喬培濤指出:“保險資金是目前權益市場確定性較高的增量資金。基于規模增長和入市比例每提升1個百分點,可以帶來數千億資金。保費收入增長推動資金運用余額的提升,能夠長期穩定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低利率環境下增配權益也有利于緩解‘資產荒’壓力。”

    華泰柏瑞基金研究部還關注到,本次《實施方案》提及“進一步擴大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規模”。公司表示,面向未來,證券、基金公司的互換便利的政策空間進一步提升,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增量資金,該工具能夠在股票市場出現極端情況下發揮流動性兜底作用,一定程度上緩釋極端風險;另一方面借由該工具央行也能夠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渠道更加常規化與直接暢通。推動保險公司和證券、基金公司互換便利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有助于提升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91亚洲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9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兽交精品99高清毛片|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