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夏基金發布公告,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于1月24日起發售,填補了市場上Smart Beta工具箱中自由現金流因子的空白。
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是由美國西北大學拉巴波特、哈佛大學詹森等學者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重要的企業財務概念。它指的是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企業可供分配給資本提供者(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度,是企業在扣除了所有必要支出后可支配的那部分現金。
分析人士稱,自由現金流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也是上市公司維持穩定現金分紅能力的來源。以美股為代表的成熟市場,長期獎勵自由現金流充裕的公司。該類型的公司往往能夠以可持續的低投入經營模式換取優秀的現金流支配能力,并最終大都將現金流轉化為了高利潤分配股東比例,在全球市場均得以驗證。長期來看,隨著未來A股市場中長線投資屬性的資金占比不斷提升,對于高現金流資產的配置需求也將不斷加大。
此次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追蹤指數為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反映滬深北交易所自由現金流水平較高且穩定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券價格變化情況。
從指數編制上看,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有不少亮點。例如在剔除指標方面,經流動性、行業、ROE穩定性篩選,強調企業基本面的穩定性和現金流質量,為指數質量保駕護航;在選股指標方面,以自由現金流率為核心選股指標,強調現金流的質量;在加權指標方面,自由現金流指數直接按自由現金流加權,旨在凸顯現金流表現更好的公司。
同時,在行業布局方面,為了確保成分股現金流的穩定與可持續性,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剔除了現金流波動規律更為復雜的金融與地產行業,行業權重分布相對均勻合理。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