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12時,2025春節檔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40億。其中,《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領跑春節檔票房榜。與此同時,上映至第三日,其豆瓣評分從8.5攀升至8.6,共有16.5萬人參與評分,口碑表現卓越。
春節檔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春節檔更是云集了《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蛟龍行動》等多個重磅IP,競爭可謂激烈。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億元的票房,位列中國電影總票房排行第四位。如今《哪吒2》歸來,據燈塔專業版預測,其總票房或將超過50億。其能夠在“續集魔咒”的陰影下,完成對前作的全面超越,這種成功殊為可貴,當然也絕非偶然——當觀眾厭倦了“特效堆砌、劇情空洞”的套路化大片時,《哪吒2》用扎實的劇本與精準的價值觀表達,證明了“尊重觀眾”才是真正的票房密碼。
《哪吒2》的視覺表現堪稱國產動畫的又一高峰。開場的七彩蓮花借藕重生,畫面美輪美奐,細節豐富,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陳塘關保衛戰中,龍族帶領海底妖獸穿越虛空裂口,妖獸如瀑布般傾瀉而出,與陳塘關守軍展開激戰;玉虛宮的高深空洞,暗示仙界的神秘與權威;海底龍宮的多重煉獄,展現龍族被鎮壓的悲慘境遇……在這些場景中,特效制作數量繁多且質量上乘,每一場戰爭和打斗場面都可謂精益求精,給人驚喜。
事實上,技術突破并非《哪吒2》脫穎而出的唯一籌碼。今年春節檔的《封神2》同樣以“史詩級戰爭場面”為賣點,《蛟龍行動》亦不乏頂級特效加持,但從觀影觀眾的反饋來看,在觀眾審美日益成熟的今天,特效僅是電影的“入場券”,而非“護身符”。
《哪吒2》真正的“殺手锏”,其實在于其超越傳統神話敘事的劇本設計。影片延續前作對“身份認同”的探討,但將格局從個體命運擴展至群體。哪吒與敖丙的“一體雙魂”設定,既是鏡像般的自我認知,也是對立陣營的隱喻——靈珠與魔丸的融合,暗示善惡本無絕對界限;兩人最終選擇“不做神仙做自己”,則是對規訓的徹底反叛。
不止于此,當哪吒喊出“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時,影片的主題已升華。這在某種程度上,與當代年輕人對職場PUA、社會規訓的一些情緒形成了共振。
《哪吒2》能夠成為老少皆宜的合家歡電影,也源于它的劇本兼顧了全齡段觀眾的審美需求。兒童為“土撥鼠結界獸”的搞笑橋段捧腹,青少年為哪吒與敖丙的羈絆熱血沸騰,成年人則從申公豹家族的悲劇中窺見代際沖突的縮影……這種雅俗共賞的平衡,源于主創對角色復雜性的塑造,即便是看似“反派”的龍王敖光,其俊美的外形與為族群犧牲的悲情,也讓人物脫離了臉譜化的窠臼。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主創團隊對四川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成為一大亮點。太乙真人操著一口地道的“川普”插科打諢,方言特有的幽默節奏與角色憨直性格渾然天成;結界獸原型取自三星堆青銅人頭像和金面具,古老神秘的青銅紋路與現代動畫技術碰撞出獨特的美學張力——這些細節印證了成都這座城市對影片創作產生的多元滋養。
《哪吒2》證明了中國動畫完全有能力與世界頂級制作比肩,更以“劇本至上”的理念為行業樹立了標桿。當哪吒在銀幕上焚毀“天元鼎”時,觀眾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神話英雄的成長,也是一個文化IP的覺醒——唯有尊重故事、尊重觀眾,才能讓中國電影真正“扭轉乾坤”。
(稿件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