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除了央視春晚、地方衛視春晚,一場場“村晚”在各地火熱上演,人氣爆棚。在某社交平臺上,“村晚”相關話題播放量高達數十億。
所謂“村晚”,就是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鄉村文藝晚會,沒有明星參與演出,舞臺、道具、服裝都比較簡單。在“村晚”的舞臺上,村民們既是導演也是演員,既是組織者也是親友團。
簡單說,這是一場村民當主角的晚會。
關于“村晚”,流傳著一句俏皮話:“策劃三個月,排練三個月,演出三個月,回味三個月?!弊憧梢?,“村晚”的魅力和村民的熱情。
如今靠一根網線就能看遍全世界的文藝晚會,土味“村晚”還能如此火爆,到底有什么魅力?
看過“村晚”,有人感慨:又土又快樂,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近年來,村里的年輕人逐漸成為“村晚”的主力軍,為“村晚”引入許多新元素。舞臺上出現了rap、街舞、脫口秀,網絡達人也開始用鏡頭記錄村莊。一些地方還順勢推出了“村晚”體驗路線、舉辦“村晚”土特產拍賣會等,不斷探索“村晚”的更多可能。
但是無論怎么變,“村晚”的“土味”不能變?!按濉笔恰按逋怼钡撵`魂。在這方小小舞臺上,節目接地氣、有生活,呈現的是原汁原味的鄉土故事,臺上臺下的村民才有同感,能共鳴。
辛勞了一年,大家都放下手邊的活計,歡歌起舞,不圖別的,就圖一樂呵。抓住村民的審美情趣,把節目演到村民心坎上,讓村民真正樂一樂,這就是“村晚”的真諦。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