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政府公布的一組數據引起廣泛關注。
韓國財政部和央行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韓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估計為3.6024萬美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發布的預期值3.6132萬美元相差無幾。
當時IMF還預測,2024年日本的人均GDP約為3.2859萬美元。按照IMF的預測,這是韓國連續第二年在人均GDP方面趕超日本。2023年,根據日韓兩國政府公布的數據,日本人均GDP為3.3849萬美元,韓國則為3.5563萬美元。
日韓經濟表現反差
回顧歷史數據,韓國人均GDP的增長并非“一帆風順”。韓國央行數據顯示,自2016年韓國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大關后,經歷了多次波動。尤其是在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韓國的人均GDP一度降至3.3503萬美元。在隨后的幾年里,隨著韓國經濟逐漸復蘇,人均GDP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21年達到3.7503萬美元,2022年再降至3.481萬美元,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增長,但增幅由2023年的2.18%收窄至2024年的1.28%。
日本人均GDP的峰值出現在2012年。當年,日本GDP規模達6.27萬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人均GDP也在當年達到4.91萬美元的高位,此后這兩項數據便開始走下坡路。2022年,日本的人均GDP跌破4萬美元。2023年首度被韓國趕超,盡管差距僅為1714美元。
韓國學者金允俊告訴第一財經,對于這一結果并不意外,主要是2024年全球貿易環境的改善,再加上去年全年韓國在半導體出口方面的持續上漲,原材料進口價格的下降等,都是推高韓國整體GDP的利好因素。
2024年,以出口導向為主的韓國經濟在貿易領域成績亮眼。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今年年初公布的《2024年進出口動向》顯示,2024年韓國全年出口同比增長8.2%,達到683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數據不僅扭轉了2023年負增長的局面,甚至超過了2022年保持的6836億美元紀錄。
在韓國九大出口目的地中,有7個錄得增加。其中,韓國對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全年增長6.6%,達到1330億美元,半導體、船舶是推動出口的主要領域。尤其是半導體產業,《2024年進出口動向》數據顯示,半導體產業的出口同比大增43.9%,達到1419億美元,占全年出口額的20.7%。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同樣也超過了2022年保持的1292億美元的紀錄,創歷史新高。
反觀日本,2024年整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日本內閣府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下降0.6%;二、三季度經濟增長緩慢,環比增速分別為0.5%和0.3%;而2024年四季度日本經濟預期將環比增長0.3%。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曾表示,2024年日本經濟要想實現正增長,2024年四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必須達到近1.3%,“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門檻”。
盡管當前日本去年四季度GDP整體數據尚未出爐,但日本去年經濟再度負增長被認為是大概率事件。占據日本GDP半壁江山的個人消費是拖累日本GDP走勢的主要原因。根據日本內閣府報告,日本經濟連續5個季度出現需求不足。
2025年情況如何
對于今年的經濟增長情況,韓國政府的最新預測顯得頗為謹慎,低于其他機構對韓國經濟增長的預估。比如經合組織(OECD)預估韓國今年GDP增速為2.1%,IMF則預測為2.0%,韓國開發研究院(KDI)為2.0%,亞洲開發銀行(ADB)為2.0%,韓國央行為1.9%。而韓國政府對經濟增幅的預估則為1.8%,進入“1%微增長”時代。
韓國企劃財政部第一次官金范錫解釋稱,今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然較大,雖然居民消費需求有望緩慢恢復,但出口增速將放緩。尤其是全球資金集中在美國、韓國國內局勢不穩等因素,導致近期市場波動性加大,2025年韓國經濟仍將被巨大不確定性籠罩。“內外不確定性恐對經濟增長途徑、金融外匯市場和民生環境起到相當大的影響。這意味著,即使排除韓國國內政治不穩定的負面因素,經濟放緩也不可避免。”他說。
在這一背景下,韓國政府預測,如果2025年韓國經濟能夠按照政府預期緩慢增長,那么韓國人均GDP依舊有望超過3.7萬美元,達到3.7441萬美元。
但是,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盧西拉·博尼拉(Lucila Bonilla)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市場已經消化了特朗普2.0任期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反倒是韓國的政局動蕩已走到非常關鍵的時刻,“市場表現會比預期更弱,波動性會更強,除非對未來的總統任期有更明確的安排”。
她解釋道:“韓國的政治波動期越長,可能越會進一步削弱消費者信心,甚至導致投資和消費進一步減弱。當前只有尹錫悅下臺的時間表能夠明確,才有助于解決韓國當前的政治僵局,并實施更連貫的政策以促進增長?!?/p>
在金允俊看來,日本經濟增長放緩受到的多重制約因素,如強美元下導致的貨幣貶值、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生產率低下等,也都是韓國經濟未來不可忽略的因素。不過,他表示,相較于日本,當前的最新利好是韓國去年新出生人口數量止跌回升,相信能給韓國經濟增添新的動力。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