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黑色系部分商品面臨階段性供大于求的情況,且價格波動較大。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利用衍生工具規避風險顯得尤為必要。“大商所企風計劃”應時而生,多年來不斷優化項目運行模式,為產業企業嘗試應用期貨工具管理生產經營風險搭建了實踐平臺。據獲悉,在“大商所企風計劃”的推動下,當前越來越多的黑色產業鏈企業開始利用期貨衍生工具合理避險,多方面促進期貨與現貨市場融合,達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期現結合助力企業避險減虧
華東某能源集團作為全球500強企業,多年來持續深耕黑色產業鏈,具有現貨體量大、業務范圍廣等優勢。該集團旗下的貿易公司主要從事煤炭、礦石、鋼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貿易。
2023年,焦炭現貨價格經歷了顯著波動。上半年,焦炭價格大幅下跌,焦企利潤空間壓縮。下半年,隨著鋼廠利潤好轉和補庫需求增加,焦炭價格震蕩上行,但總體價格仍低于年初水平,焦企利潤空間仍然有限,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為此,企業主動求變,多次與一德期貨等深入探討期貨、期權工具應用策略,在嚴格遵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成功開展焦炭期貨套期保值,實現了風險對沖目標。
“該企業處于中間貿易環節,對市場以及價格波動的敏感性高,通過開展期現業務,可以規避企業在經營中所產生的庫存價值下跌風險。同時,通過‘期現兩條腿走路’,企業進一步擴展了現貨貿易渠道,提升了核心競爭力。”一德期貨焦炭負責人劉敏楠說。
量身定做風控方案
雖然同一現貨領域貿易商的經營模式大同小異,但風險管理理念和對市場行情的判斷有較大不同。因此,風險管理方案不能千篇一律,貼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現貨部門通過分析市場走勢以及下游訂單情況,采購焦炭現貨。合同簽訂后,期貨團隊在盤面選擇合適的空單入場機會,并根據對后續市場行情的分析研判,及時調整期現策略和盤面下單情況,相當于在期貨市場對遠期銷售價格進行鎖定。在下游銷售訂單形成后,期貨部門及時在盤面進行平倉。”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在一德期貨的指導下,該企業參與2023年“大商所企風計劃”,在2023年6月9日簽訂1萬噸焦炭現貨采購合同,采購價格為1850元/噸。考慮到當時的市場表現較弱,該企業考慮通過期貨工具規避庫存價值下跌風險。
2023年6月12日以來,該企業在焦炭期貨J2309合約上陸續開倉92手,對應現貨9200噸,套保比例為92%。8月10日,現貨團隊敲定下游訂單后,企業在期貨上進行平倉操作。最終,該筆業務持倉60個自然日,期現端合并計算后實現了風險管理預期并額外獲益132.48萬元。
期貨工具助力企業實現業務模式多元化
通過參與“大商所企風計劃”,該企業進一步積累了期現結合管理風險的實戰經驗,同時也開啟了經營管理的新篇章。據悉,2023年該企業共開展有效套保業務23600噸,期現端合并實現風險管理收益151.82萬元。
“我們通過期貨工具,幫助企業提前鎖定了現貨銷售價格,規避了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虧損風險,穩定了企業現金流。”回顧此次參與“大商所企風計劃”的經歷,劉敏楠表示,通過在期貨端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企業可以更加專注核心業務,集中精力拓寬上下游渠道,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穩定性優勢,也提升了未來參與期貨市場和通過期現結合管理生產經營風險的信心。
同時,期貨公司較好地扮演了企業風險管理“領路人”的角色。一德期貨與該企業密切配合,彌補了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經驗和人才團隊方面的不足,為企業日后開展更多期現業務奠定了基礎。劉敏楠表示,該項目中,企業的期現操作模式在中間貿易環節是很經典的案例。項目開展過程中,一德期貨輔導企業在團隊建設、策略輸出、實際操作等方面解決了很多問題,做了很多嘗試,企業相關人員的期貨業務能力大幅提升。
套期保值不僅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更是企業發展中的一種戰略性決策。合理運用期貨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提升綜合競爭力,拓展上下游合作和貿易渠道,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后續我們會更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在現有期現業務模式的基礎上,研究探索非標品套期保值,依托風險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進一步擴大焦炭貿易規模。”上述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