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績優生”的業績預告,釋放出穩增長成效顯著的信號。截至2月9日,已有529家滬市公司發布2024年業績預喜公告,其中248家預增、112家扭虧、169家減虧。
專家認為,滬市公司基本涵蓋了各行各業,其經營情況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宏觀經濟的全貌。從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多家公司2024年四季度重拾增長
業績增速由負轉正
2024年第四季度,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回升,多家滬市公司的業績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報告期內,近六成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近300家實現同比倍增以上。專家對此分析稱,2024年9月穩經濟、穩樓市、穩股市等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出臺,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改善了社會預期。
穩股市方面,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資本市場迎來回暖。報告期內,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中國人壽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23.68億元至1126.05億元,同比增長100%至120%。
“公司堅持資產負債匹配原則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把握市場機會開展跨周期配置,持續推進權益投資結構優化。2024年股票市場低位震蕩后快速反彈,公司總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提升。”中國人壽稱。
另有約240家滬市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業績增速由負轉正,包括中國船舶、中遠海能、海信視像等。海信視像表示,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超47.5%的增長,境外銷售規模持續增長、產業鏈向高科技領域延伸、推進數字化轉型助推公司業績增長。
此外,多家公司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單季度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如瀾起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00億元至4.60億元,單季度營業收入、互連類芯片銷售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均創公司單季度歷史新高。
“新質”引領
先進制造領域復蘇信號增強
分行業來看,隨著發展新質生產力取得顯著實效,先進制造業領域公司業績表現頗為亮眼。2024年,滬市電子、生物醫藥等高技術制造產業整體增長明顯,已披露盈利上限分別為146億元、79億元。
以芯片設計公司韋爾股份為例,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1.55億元至33.55億元,同比增長467.88%至503.88%;營業收入254.08億元至258.08億元,同比增長20.87%至22.78%,創歷史新高。
對于業績預增及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的原因,韋爾股份表示,公司圖像傳感器產品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和汽車自動駕駛應用市場持續滲透,相關領域的市場份額穩步成長;同時,為更好應對產業波動影響,公司積極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及供應鏈結構優化,產品毛利率逐步恢復。
生物醫藥領域,2024年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浙江醫藥、華北制藥等25家公司實現業績增速超100%。多家公司2024年實現銷售規模擴大,例如國藥現代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原料藥銷量增加,艾力斯核心產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被續約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后銷售收入增長,特寶生物旗下派格賓作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的一線用藥持續放量。
多家公司表示,創新投入轉化為業績增長的路徑愈發清晰,高研發投入的成長邏輯持續兌現。2021年以來,魯抗醫藥新獲批仿制藥文號32個,新產品收入快速增長,經營效益支撐作用愈發明顯。受益于此,魯抗醫藥預計2024年凈利潤為3.5億元至4.15億元,同比增長42%至69%。
政策驅動 消費市場顯活力
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汽車、家電行業受益明顯。目前已有30家滬市汽車公司發布業績預喜公告,乘用車賽力斯、長城汽車業績增速達345%和85%,商用車宇通客車業績增速超135%,零部件公司拓普集團業績增速達47%。
“旅游市場從復蘇轉入繁榮發展新階段,帶動旅游客運需求持續增長;同時隨著新能源公交車‘以舊換新’等政策落地實施,公交客運需求快速恢復。”宇通客車稱。
在業績預告中,多家滬市公司透露,2024年訂單顯著放量。拓普集團公告稱,公司汽車電子業務實現快速提升,實現906%的大幅增長。公司閉式空氣懸架系統快速爬坡,2024年交付24萬余套,市占率持續高速提升;其他電子產品配套車型不斷增加,訂單同步放量。
在政策的助推下,不少滬市公司敏銳洞察市場需求,助推業績穩步向上發展。2024年,東鵬特飲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超過200億元,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57.2億元至161億元,同比增幅為40%至43%。東鵬特飲分析稱,2024年公司不斷加強渠道運營能力,提高全品項產品的曝光率、拉動終端動銷。同時,公司在夯實東鵬特飲基本盤,持續保持穩健增長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品類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