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易生倦意,沏一杯清茶待飲,瀏覽一眼微信安神,之后慢慢入睡,這是我的生活習慣。今天卻不同,明媚的陽光破窗而入,少有的好天氣讓人著迷,外出散步的意念隨之萌生,腳步便不由自主地邁向了戶外。
辦公區對面是西安牡丹苑,這座建于古唐城懷德坊和群賢坊城墻遺址上,以弘揚唐代建筑風格和牡丹文化的主題公園占地約七萬平方米。雖然是冬天,從北向南漫步苑內,依稀能看到盛世丹花、六仙醉春、國花臺、百芳爭艷、溢香亭五大園區種植的洛陽牡丹、菏澤牡丹以及芍藥等花卉漸露的苞芽。沿途有歷代關于牡丹的詩詞、歌賦、神話傳說、名人與牡丹的逸事,以及不同牡丹品種命名的淵源、藥理功能等介紹。徜徉苑內,無論是在牡丹圖騰柱廣場前駐足,或是在剪云池邊徜徉,或在溢香亭上觀景,亦或在史話林廣場散步,在牌樓小憩,在神道哼曲,總之,冬日正午的牡丹園洋溢著初春的氣氛,讓人著迷讓人醉。這里盡管沒有春光爛漫,沒有夏陽熱烈,沒有秋日和藹,但這冬日的暖陽,在霧霾時常遮天蔽日的冬季卻有著尤為珍貴的清淡與高雅。
苑內游人較之平日增加了許多。小徑石凳上溫馨依偎著“攜來百侶曾游”的老年夫妻,曲徑通幽處竊竊私語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情侶,小路上口中念念有詞的是書生意氣的莘莘學子,步履匆匆的是來此鍛煉的市民,廣場上、小湖邊皆成為婦女兒童嬉戲打鬧的專屬區。我穿梭其中,時而張望,時而羨慕,時而茫然。面對這人與自然的交融、和諧、相映,瞬間覺得自己是多么孤微,充其量不過是世間一絲清風、一縷云煙,倘若干枯了記憶,或許什么都不是。
步入社會以來,我一直執著于無悔地付出,看淡了世間冷暖,淡漠了功名利祿,習慣于為他人做嫁衣,點綴別人的風景,不奢望被人關注或在意,只想靜靜地、靜靜地守護這冬日里暖陽般的溫馨、恬靜。縱然有古道瘦馬、溝壑險谷、沙場風云,或是風花雪月、驛站簫聲、幽林碧野都無法喚醒我的豪情,撫平我的諸多無奈和創傷。唯有冬日這一抹暖陽,或許是這個冬季最值得我珍惜的一線風景。這抹暖陽,不求索取,只有奉獻,默默無聞,溫暖人間,在當今人心不古、物欲橫流的扭曲心境里,這樣的一抹暖陽是多么的彌足珍貴。
平日里,我總覺得忙,而且是無休止的忙,為單位的事忙、家里的事忙,為老人的事忙、孩子的事忙,為朋友的事忙、文友的事忙。總之,上班事忙,下班事忙,假日事更忙,一個忙字,僵化了我的身心,冷卻了我的快樂。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歲,放松自己、休閑一瞬,成了我最基本的期盼和奢望。我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得空于安靜中寫一箋小字,描一抹素影,看月亮爬上窗欞,采晨光安放眉間。然而,這點可憐的向往對我而言已顯奢侈。
很多時候,我不想用太多的語言,來描述我的無奈、我的疲憊、我的酸楚。我喜歡笑著平靜地生活,守護著那份來自心底的干凈、純樸,坦然地面對人生世故,讓生命之河靜靜地流淌,讓思想自由奔放,活出自己的美好,活出自己的精彩。伸手,抓一縷陽光,便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妙;撒手,能如釋重負,不為無名的冷漠和嫉妒所左右。唯留下美好于時光的長廊,才能不辜負日漸稀疏的兩鬢華發。
日月在宇宙里穿梭,時光在指縫間滑落,少時的夢想如云似水,已悄然堆積成我臉上日益增多的皺褶。流逝的時光里,青春的荒蕪,華年的衰老,總是無法回避。我雖做不到不悲不喜,但可以與歲月相伴相依。過分的執拗,是不懂得善待自己;過分的超脫,是活得還不夠聰慧。這個世界很美麗,但如果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依然看不到最美的風景。冬日里的暖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她雖彌漫于一望無際的蒼穹,卻給人間送來了溫情,給了我溫暖,給了我力量,讓我沉寂的生命有了春意盎然的姹紫嫣紅,給我曾經蒙塵的心靈吹落了塵埃,讓我幾近冰封的世界由此冰雪消融。我喜歡冬日的暖陽,在凜冽寒冷的時刻,讓我告別了昨夜的悲傷,卸下今日的疲憊,獲得一種充滿溫馨的享受。人生的旅程中,總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值得我悉心珍藏,此生唯愿一抬頭就能看到你的笑容,那冬日里的一抹暖陽。
當記憶劃過時空,當蕭索不再侵蝕心房,明天的我是否還會有一輪燦爛的暖陽。我思索著、憧憬著、向往著,可腳步卻不知何時走向了來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