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以“共享綠色發展——中德合作共贏的巨大潛力”為主題的中德企業圓桌會議在曼海姆舉行。與會的中德政商界人士指出,中德企業在ESG(環境、社會與治理)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雙方應加強政策協調、技術創新和市場對接,以深化ESG合作,推動全球綠色經濟發展。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黃昳揚表示:“我們應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中歐及中德在經濟合作方面擁有巨大潛力。我相信,中德兩國都是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發展的堅定支持者,但我們要進一步通過實際行動推動合作。”
圖為黃昳揚演講 張帆攝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德國的綠色投資相比前一年大幅增長,這表明中國企業希望更深入地融入德國市場,并以德國為中心,促進雙邊經濟合作。黃昳揚表示:“商界人士更具敏銳眼光,應不斷抓住機遇,創造更多市場合作機會。”
德國萊茵-內卡都會區德中友好協會主席費利克斯·庫爾茨(Felix Kurz)認為,中國正在穩步推進環境目標,并采取實際行動。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中國企業正在積極推動綠色發展。法蘭克福中國企業協會主席、中國農業銀行法蘭克福分行行長周希凡指出:“作為發達經濟體,德國已經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而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如何通過ESG戰略增強競爭力,是一個重要課題。”
圖為周希凡演講 張帆攝
巴登-符騰堡州中國網絡主席埃爾瑪·斯圖姆夫(Elmar Stumpf)進一步指出:“中德在可再生能源、智能制造、綠色金融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中國企業在綠色投資方面的增長趨勢表明,雙方可以在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和金融合作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圖為埃爾瑪·斯圖姆夫(Elmar Stumpf)演講 張帆攝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近年來在吸引外資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采取了許多舉措。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CIIPA)公關經理安德烈婭·霍克(Andrea H?cker)強調:“這些舉措包括減少監管壁壘、提高市場透明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設立自由貿易區以及提供稅收優惠等。這些政策大幅提升了中國作為全球商業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
她進一步表示,2024年,中國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數量接近6萬家,同比增長近10%。特別是在高科技制造業領域,外資占比達11.7%,其中醫療設備和儀器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近99%。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中德企業需要更多的相互鼓勵和堅定信心。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商務處主任陳巖表示:“盡管德國朋友曾認為在短時間內組織此次會議‘非常困難’,但最終會議順利舉辦,證明了雙方合作的緊密性。”
圖為陳巖演講 張帆攝
他指出,今年,中國企業協會計劃與德國友好協會共同舉辦十多場活動,以促進中德企業間的合作。他透露,斯圖加特即將舉辦一場規模達500多人的ESG活動,屆時將有眾多業內人士參加。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中德企業應抓住機遇,深化ESG合作,推動綠色經濟發展。通過加強政策協調、技術創新和市場對接,雙方可以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