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號,我是2號,請開通貨10道西出進路。”2月5日5時許,在西安國際港站的機車駕駛室,調機司機金少剛發(fā)出申請。隨后,他操縱機車,將編組好的中歐班列(西安)從南貨場牽引轉場至11道,交給下一班司機。
此時,調機司機吳曉杰也正趕往西安國際港站,準備與金少剛交班。吳曉杰和金少剛都是西安機務段調機車間調車二隊的調機司機,他們是一對師徒。
2013年,中歐班列(西安)發(fā)出的第一趟列車就是吳曉杰編組的。10多年來,他累計編車2000余列,今年是他在崗的最后一個春運。1995年出生的金少剛,2020年參加工作后來到西安國際港站學習調機駕駛,2024年順利成為一名調機司機。今年,是他的第一個春運。
“春運期間我們要保障貨物安全平穩(wěn)運輸。等忙完這陣子,就可以好好回家陪家人了。你趕緊回去休息吧,路上注意安全。”8時整,吳曉杰一邊囑咐金少剛,一邊完成交班。
檢查走行部、試驗機車性能、填寫交接班記錄……接班后的吳曉杰迅速投入工作中。
“調一機車司機,核對計劃!”隨著車站調車組核對計劃開始,吳曉杰駕駛機車在站內來回移動,將貨場內零散分布的車廂編組成一列完整的車列,然后交給“第二棒”的本務機車司機,由他們負責繼續(xù)牽引。
中歐班列(西安)的運行,就像一場接力賽,從西安國際港站開出后,各局集團公司的機車和司機不斷輪換,直到抵達國境線。而在這場接力賽中,啟程前的列車編組和返程后的列車重組,都是由調機司機完成的。可以說,他們是中歐班列(西安)運行的“第一棒”和“最后一棒”。
“2013年那會兒,每周調車作業(yè)僅有40鉤,現(xiàn)在達到700鉤,中歐班列(西安)開行量也從2013年的1列增加到如今的4900列。工作量雖然增加了,但能夠親身參與中歐班列的發(fā)展,我感到非常榮幸。”吳曉杰說。
吳曉杰是馬拉松愛好者,還獲得了不少獎牌,他經常提醒金少剛要鍛煉身體。師徒倆經常相約跑步,日常生活中,他們也總是相互鼓勵。
看著金少剛一天天成長,吳曉杰很放心將手里的“接力棒”交給金少剛。他堅信徒弟一定能接好這一棒,做好每一列中歐班列(西安)的編組工作,讓中歐班列(西安)平穩(wěn)駛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來源:人民鐵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