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3歲百億影人“哪吒”,鬧了動畫電影市場的海。《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哪吒2》)連續打破一系列紀錄:成為中國影史、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冠軍,打破80億元人民幣票房俱樂部好萊塢影片壟斷……
被網友們稱為“國漫之光”的《哪吒2》,在動畫制作水準上“卷”出了新高度:全片2000多個鏡頭里,特效鏡頭達到1900個;哪吒的皮膚絨毛、服飾刺繡經得起4K特寫;影片中“洪流大戰”一個畫面就有超2億個角色……
除了被電影里的畫面和情節震撼,感人的一幕還出現在電影結束時,片尾致謝時出現了130多家中國動畫公司的名字。相比于上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60多個公司超1600人的制作班底,這次參與動畫的工作人員超過了4000人,哪吒項目成了一個“奧運村”,全中國的動畫人才帶著一份執著與熱愛扎到了成都。
電影里,敖丙出戰前,整個龍族扯下自己身上最堅硬的鱗片做成萬鱗甲披在他身上,護他周全。而電影外,正是動畫全行業的合力托舉,為中國動畫電影產業蹚出了一條協作、融合的新路,是真正意義上動畫界的“萬鱗甲”。
《哪吒2》的成功,也是國內動畫電影產業的成功。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背后,是一條不斷成熟的動畫制作產業鏈。導演餃子說,這部影片的斐然成績,絕非一時的靈感迸發,而是系統化工業能力長期積淀的必然結晶。
例如,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影片開創了“核心創意+技術中臺+協作”的新型制片模式,協作公司通過云端協作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培育了國產動畫的產業生態鏈,形成了顯著的產業外溢效應。130多家公司中,既有以特效為主、角色設計為主的內容制作公司,也有發行渠道方和技術支持方,動畫產業不再是單打獨斗的“小作坊式”生產,而是集大成式博采眾長的全產業鏈整合。
再如,影片制作公司可可豆動畫所在的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匯聚了全國頂尖的動畫人才,這得益于當地政府搭建的產業生態以及對動畫產業的扶持,讓技術落地成為可能。
導演餃子剛在成都創業時,當地政府給予了政策咨詢、房租減免、業務對接、項目申報等多方位的支持。如今,成都高新區已聚集數字文創相關企業6000余家,產業鏈涵蓋內容創作、內容分發、衍生服務等,已形成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
動畫電影作為電影產業的一個熱門類型,在國內長期難逃低幼化、依賴于進口的窠臼。《哪吒2》票房市場的反饋足以說明,動畫并非小眾市場,觀眾對優質動畫作品有著更多期待和尊重,重塑了動畫產業的信心和信念。另一方面,《哪吒2》深挖優質IP的市場潛力與價值,虹吸效應明顯,據報道,影片合作消費品牌達12個,不斷延伸、成熟的商業模式,也為動畫產業探索了新路徑。
國漫之路,道阻且長。放眼未來,我們期待,《哪吒2》不是中國動畫產業的天花板,而是高起點。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