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呈現高產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據了解,2024年,中國累計生產粗鋼10.05億噸,同比下降1.7%;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8.92億噸,同比下降5.4%,行業“減量發展,存量優化”發展階段的特征日益明顯。
在證監會的指導下,上期所聚焦期貨市場服務鋼鐵產業鏈轉型發展需要,結合當前鋼鐵行業供給高位、需求減弱、經營壓力加大狀況,梳理功能發揮短板,在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基礎上,持續提升交割便利度、合約連續性,扎實推進鋼鐵期貨高質量發展,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深入研討優化方案,促進期貨功能發揮
開展“走一線”調研,聽取行業意見。一年內,上期所赴唐山調研河鋼集團,并就促進發揮廠庫制度功能等議題組織鋼廠、貿易商座談交流;調研走訪中信泰富特鋼、江蘇沙鋼、南京鋼鐵、馬鞍山鋼鐵、長江鋼鐵、建龍鋼鐵集團、山西晉鋼、陜西鋼鐵等多家鋼鐵企業,認真聽取行業意見建議,就促進鋼鐵期貨功能發揮、助力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螺紋鋼和線材強制國標轉換等工作進行深入交流;走訪調研上海鋼聯、鋼之家等鋼鐵資訊服務機構,就鋼鐵行業發展現狀、轉型發展面臨的情況認真聽取意見。
同時,上期所深入研討優化方案,促進期貨功能發揮。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支持下,上期所召開鋼鐵期貨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聚焦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產業客戶參與度,圍繞鋼鐵市場運行情況、鋼鐵期貨市場的主要問題,優化鋼鐵期貨交易和交割機制、提升實體產業參與便利性等主要議題開展。此外,就提升鋼鐵期貨交割便利性措施進行了深入討論,從降低交割成本、優化交割庫布局、豐富交割資源、完善交割機制等方面聽取與會專家意見。
多措并舉,推動鋼鐵期貨高質量發展
制定鋼鐵期貨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分步驟優化全國交割倉庫布局。提升交割便利度是鋼鐵企業反映較為集中的訴求。上期所在廣泛調研、充分討論基礎上形成提升交易交割便利性、推動鋼鐵期貨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第一步,優化設庫和區域升貼水設置原則。第二步,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結合全國各區域消費、集散和運輸情況,優化設庫工作。第三步,在區域設庫布局完善且使用參與情況較好的情況下,進一步優化相關機制。此外,推進優化交割品牌注冊、優化鋼材廠庫規則等相關工作。
優化現有地區升貼水設置。經測算、調研和聽取市場意見,螺紋鋼期貨天津地區升貼水由貼水90元/噸調整為貼水60元/噸。熱軋卷板期貨天津地區升貼水由貼水90元/噸調整為貼水60元/噸;武漢地區升貼水由貼水70元/噸調整為貼水40元/噸;張家港地區升貼水由貼水10元/噸調整為平水。
積極推進提升鋼鐵期貨交割便利度、合約連續性、產業服務各項工作。提升交割便利度方面,擴大注冊交割品牌產能覆蓋率,優化相關交割規則。鋼鐵期貨交割倉庫服務范圍增加、能力提升。注冊品牌產能覆蓋率進一步擴大。2024年以來,上期所新增鋼鐵期貨交割倉庫10個,擴容16%,并在華北地區新增唐山交割倉庫,進一步擴大交割覆蓋范圍。推進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化注冊,優化廠庫交割規則。參與交割的鋼廠注冊品牌、交割區域分布逐步增加。2024年,鋼鐵期貨總交割量206.64萬噸,同比增長18.41%,參與交割倉庫數和品牌數持續增長,鋼鐵期貨品種交割服務范圍持續延伸。提升合約連續性、改善非主力合約流動性方面,出臺新版做市方案。合約連續性、非主力合約客戶參與程度增加明顯。2024年,非“1/5/10”月份合約流動性明顯改善,產業客戶參與套保便利度有所提升。產業服務方面,提升龍頭企業服務能力,繼續推進產融基地建設,組織開展多層次的產業培訓。推動鋼鐵產融基地建設,增強服務行業能力。持續強化服務能力,推動鋼鐵龍頭企業成為上期所產融基地。截至目前共有18家鋼鐵品種產融服務基地,包括產業類16家、產融服務類2家。
強化風險防范和市場監管。針對宏觀經濟政策形勢預期變化、地緣政治沖突演化,以及供應鏈、貿易鏈、產業鏈發展中呈現的變化和特點,上期所持續加強同現貨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產業企業的溝通,持續加強風險防范和期現市場聯動監管。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修訂螺紋鋼、線材期貨規則。2024年6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新版螺紋鋼和線材產品標準,要求老標螺紋鋼和線材在2024年9月25日后停止流通。上期所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于2024年7月29日修訂螺紋鋼、線材期貨合約規則,確保現貨市場新、老國標轉換期間期貨盤面運行平穩、到期交割平穩、不發生風險事件。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