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產AI大模型持續“出圈”、市場情緒逐步向好等因素推動,自蛇年開市以來,A股迎來一輪強勢開局。隨著市場的震蕩上行,部分投資者對于本輪行情的持續性和進一步向上空間,出現一定分歧。來自多家頭部私募的最新策略研判顯示,當前樂觀看多、做多市場結構性機會正成為私募機構的普遍共識。盡管對于短期市場向上空間的看法不一,但這些頭部私募均表示,對于A股市場的中期表現抱有較為樂觀的預期。
樂觀看待中期行情
“在國內積極因素積累和春節假期前后海外擾動因素影響有限的情況下,短期市場表現有持續性,我們對中期股市行情持較樂觀態度。”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策略投資官方磊稱。
方磊表示,看好A股短中期表現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國內技術突破帶動的科技資產價值重估”,疊加海外市場波動增加了中國權益資產的吸引力,中國資產的估值修復有望繼續;二是市場逐漸進入3月政策預期的時間窗口,政策期待對市場情緒有支撐;三是海外擾動因素并未出現超預期的情況,A股市場將會“更多定價國內積極因素”。此外,方磊還預計,從稍長的視角來看,政策帶動經濟修復和企業業績好轉是大概率事件,未來一段時間基本面對行情的支撐力度有望加強。
知名外資私募畢盛投資董事總經理李想表示,該機構在去年12月就公開表示,A股市場有望迎來長達十年的“上行趨勢”。盡管短期市場行情相對較難判斷,但在市場上漲的第一階段,行情預計會有四個方面的支撐。一是前期投資者情緒極度悲觀,海外投資者偏謹慎的交易情況更是過去20年未曾見過的現象;二是A股估值偏低,多個板塊的股票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并與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場的相對高估值形成鮮明對比;三是中國的實際利率較高,與許多實際利率為負或接近零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國債實際收益率仍有吸引力;四是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有望為企業的業績增長提供強勁支撐。此外,李想還認為,未來高科技產業預計將取代房地產,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某百億級股票私募負責人表示,該機構對于現階段的行情表現,整體關注兩個方面。一是繼續堅定看好市場豐富的結構性機會;二是對于指數表現持“邊走邊看”的策略。該負責人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還需要密切關注實體經濟改善的態勢以及海外擾動因素的發展。
積極因素持續積累
由于2025開年以來股指一度出現調整、市場成交量萎縮,前期市場對于經濟基本面和資金面有所擔憂。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季度A股市場能否在基本面、資金面和政策面上實現新的共振?多家受訪私募認為,相關方面的積極因素仍在持續積累。
重陽投資合伙人寇志偉稱,去年9月下旬以來的政策面變化表明,相較于以往,各方面宏觀政策的托底力度更強。DeepSeek等國產AI大模型的出現,既顯示了中國科技的競爭力,也有助于提升股票市場的信心,相關宏觀敘事對于扭轉資本市場的預期有很大幫助。從政策面、資金面等角度看,未來A股行情“可以看得更長一點”。
此外,方磊表示,從目前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經濟基本面、資金面和政策面的積極因素都在積累。在基本面方面,假期消費延續修復,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均存在結構性亮點,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果仍在顯現,今年一季度經濟持續修復的確定性較大,企業業績也有望在年中企穩回升。從政策面來看,財政貨幣雙寬松的局面已是明牌,政策面及政策預期對股市情緒有支撐。在資金面方面,近期科技成長主線具有較明顯的賺錢效應,場內資金活躍度有所增加,兩融余額有所上升,疊加海外資金對中國資產關注度增加,各類資金有望持續回流。
關注市場新看點
從近期頭部私募的投資布局角度看,在采訪中了解到,近一段時期,除了在科技股這一人氣板塊的加倉布局之外,頭部私募也對其他看好的板塊進行重點布局。
前述百億級股票私募負責人表示,近期高股息主線也在走強,該機構在大金融、傳統制造業等相關領域進行了逢低加倉。此外,在新能源、周期股等板塊上,也同步進行了組合優化和調倉。
盡管蛇年開市以來,大消費、醫藥、新能源等板塊在整體表現上相對滯后,但不少頭部私募仍然維持了對相關領域的“看多做多”思路。
李想表示,該機構在投資組合上重點布局了三大方向。一是醫療保健行業,過去幾年醫療系統“擠出了大部分低效率和冗余”,為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的參與者留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二是擁有強大品牌的消費、金融企業,如啤酒、白酒、運動服裝制造商、零售銀行等;三是新能源運營商,未來可再生能源政策陸續出臺,將逐步提振龍頭企業的估值。
寇志偉透露,除科技股板塊之外,重陽投資在創新藥領域進行了重點布局,這一板塊也是該機構最看好的投資方向。寇志偉稱,從產業基本面來看,中國的創新藥行業在研發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全球競爭力。
在大消費方向上,方磊稱,內需板塊在今年可能會迎來戴維斯雙擊的機會,值得重點關注。一方面,消費等內需板塊將是推動今年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抓手,優質公司的經營情況將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當前消費板塊的估值水平處于2010年以來的中低水平,后續有估值修復的內在動力。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