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非上市險企陸續發布2024年償付能力報告,各險企償付能力表現情況浮出水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8日,包括壽險公司、健康險公司、養老險公司在內共有61家人身險公司披露2024年償付能力數據;包括財產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等在內86家非人身險保險公司披露了2024年四季度業績數據。
整體來看,人身險公司償付能力總體穩定,4家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為AAA類,3家公司因最新公布的風險綜合評級不合格導致償付能力不達標;超過95%的非人身險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達標,4家險企風險綜合評級不合格。
人身險業整體表現穩健
償付能力是監測保險公司持續運營的關鍵指標,代表保險公司對保單持有人履行賠付義務的能力。按照監管規定,償付能力達標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根據2024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6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標。從風險綜合評級的角度來看,國民養老、工銀安盛人壽、中荷人壽、恒安標準人壽4家人身險公司獲評最高等級AAA類。華匯人壽、北大方正人壽和三峽人壽因最新公布的風險綜合評級依然為C類,導致償付能力不達標。
有業內專家分析,3家險企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主要是因為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這類難以量化的風險得分不高所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2號:最低資本》指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由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組成,固有風險由可資本化為最低資本的風險和難以資本化為最低資本的風險(以下簡稱“難以資本化風險”)組成,難以資本化風險包括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3家未達標公司在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稱,可資本化風險管理和難以資本化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
針對從償付能力未達標問題,北大方正人壽表示,公司根據監管規則對風險綜合評級的各大類風險和子類風險進行分類管理。關于可資本化風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公司繼續加強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并提升資本質量。關于難以資本化風險,公司分解指標的管理職責,要求加強管控和自評估,持續改進和提升指標狀況,對于薄弱指標,積極組織整改,并定期追蹤改善情況。
非人身險業四家評級不合格
對此,華安財險表示,公司最近兩期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主要在可資本化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等領域存在一定風險。珠峰財險對于2024年二、三季度,公司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評價均為C類的情況表示已采取改進措施。2024年11月7日,珠峰財險發布公告稱,將進行增資,新增發股份8000萬股,增資后,珠峰財險注冊資本由10億元變更為10.8億元。
償付能力是衡量險企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險企增資后的資本實力將得到增強,進而提升其償付能力,可更好地保障客戶權益。此外,增資還有助于險企優化治理結構、提升管理效率,在增資過程中,保險公司通常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或合作伙伴,為保險公司帶來新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支持,有助于保險公司改進經營策略、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工作,進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