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狂飆”的美元存款利率正在降溫。
近期注意到,多家銀行悄然下調美元定期存款產品利率。有銀行將一度超過4%的產品利率調整至2.1%,有銀行放慢了對美元存款的營銷步伐。不過即使如此,對于儲戶而言,美元定期存款動輒靠近4%的年化利率與去年持續走低的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相比,似乎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展望2025年,該不該“上車”外幣存款、外幣理財,如何更好地優化個人資產配置,依然是許多金融消費者面臨的課題。
利率下滑 熱度猶在
“目前我行京惠存美元存款產品1年期利率為3.0%,起存金額5000美元,這是目前能給到的最高利率。這一利率在上周六剛剛調降。”2月12日,北京銀行一網點理財經理向上門咨詢美元定期存款利率的李女士介紹。最近,李女士有一筆2萬美元的定期存款剛剛到期,而她發現,銀行最新推出的美元存款利率正向下滑落。
北京銀行并非唯一一家在近期下調美元存款利率的城商行。梳理南京銀行近期發布的鑫匯添個人美元存款定價公告發現,自2月8日起,該產品3個月期個人美元存款利率從4.3%下調至2.1%;1年期產品利率從4.0%下調至2.5%,起存金額均為3000美元,出現“腰斬”。
除此之外,杭州銀行、江蘇銀行也紛紛下架了利率超過4%的美元定期存款產品。江蘇銀行手機銀行App顯示,該行享贏寶美元存款產品一年期、六個月及三個月利率,分別為3%,2.7%和2.5%,5000美元起存。春節前,這款產品定存利率還在4%以上。
“城商行作為銀行業的‘夾心層’,品牌形象、機構網點弱于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但體制機制靈活性不如農商銀行,因此往往以較高的存款利率來吸引客戶。在息差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下調美元存款利率,既順應了美聯儲降息的趨勢,也有助于優化存款結構、降低負債成本。”針對近期出現的美元存款調降現象,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
除了上述因素,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穩定,加之人工智能題材火爆,市場增配人民幣資產意愿提升,銀行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或也是部分銀行下調美元存款利率的原因。通常而言,城商行的客戶群體中,中小企業主和跨境需求較多的個人占比較高,這類客戶對美元存款的需求也相對旺盛,高利率產品可滿足其資產多元化配置需求。同時,銀行通過發行高息產品來補充美元頭寸,也有助于其拓展國際業務。
業內人士均表示,盡管2024年美聯儲已經降息三次,但目前美元利率仍然處于高位,因此與之掛鉤的相關產品收益仍然較高。
隨著城商行進一步下調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注意到,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要“轉戰”外資銀行。對于一些外資銀行而言,美元存款依然是“攬儲利器”。比如,東亞銀行2月1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該行美元定期存款手機銀行新客專享優惠利率最高可達4.4%,2萬美元起存,12月存期。
優化個人資產配置“多元化”是關鍵
2025年1月,美聯儲自2024年9月連續降息以來首次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強,影響了美元、美債走勢,更將為掛鉤美元的存款產品、理財產品帶來新變化。
“2025年,雖然美國可能放緩降息步伐,但仍然可能降息多次。隨著美國步入降息周期,商業銀行將繼續下調美元存款利率,美元理財產品投資價值或將相應下降。這是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的。”董希淼表示。
梁斯認為,美聯儲自進入降息周期后,美元存款利率已從前期高點回落。但短期內,由于美國通脹壓力和經濟韌性,市場預期降息路徑或將更加緩和,利率中樞下行速度可能不會過快,但長期看可能仍將繼續走低。投資者應結合自身財產規模、投資偏好等合理搭配外幣資產。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可考慮配置低風險的外幣存款等。風險偏好型投資者可適度增配美元理財或更加復雜的產品,但也要深入研究產品配置、收益率和風險情況等,同時要將匯率波動考慮在內。
“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隨著人民幣存款滑向低利率的水域,對于金融消費者而言,2025年通過開展多元化資產配置來分散風險、增厚收益繼續成為行業共識。這其中,既包括了投資產品的多元,也包含了投資區域的多元。
星展銀行投資策略師鄧志堅此前在2025年第一季度市場前瞻媒體分享會上表示,投資者可以增持投資級別債券以及黃金來應對風險。特別是黃金方面,鄧志堅認為,黃金的價格還會逐漸繼續走高。個人投資者不要做太高風險投資,最好以投資金磚、金幣、金條等實物金為主。在投資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或者是跟蹤金價的工具方面,最好不要加杠桿。
匯華理財建議,普通投資者可選擇低相關性的資產構建組合,涵蓋股票、債券、基金、黃金、境外資產等資產類別。同時,依據風險承受能力確定配置比例。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可以增加高風險資產如股票類資產的配比,而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可以盡量提升固收類資產的占比。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