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波大規模設備升級換代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深入進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等紛紛在各地城市消費補貼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作為主要的支付渠道,還設立專門的補貼領取平臺或專區。
在補貼力度上,針對手機、電腦、智能穿戴等3C數碼消費品領域,金融機構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在線上推出了諸如“滿減”“折扣”等促銷活動;在線下則通過“刷卡立減”“分期免息”等優惠措施,進一步激發消費者購買熱情。同時,各家銀行推出的優惠活動力度各異,消費者在此基礎上最高可額外享受約5%的優惠。
消費市場火熱升級
步入2025年,消費品領域的以舊換新與設備更新政策迎來了全面升級。
國家補貼政策首次將消費電子產品納入補貼范疇,自1月20日起,全國各地相繼啟動了針對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3C數碼產品購置的補貼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補貼不再以舊品回收為必要條件,而是采取了支付時即時減免的方式,讓消費者能夠即刻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在北京市內多家線下消費電子品牌門店,發現選購產品的顧客絡繹不絕。其中在一家小米授權體驗店內,銷售人員透露,店內銷售的手機、平板和智能手表只要總價在6000元以內,均可享受國家補貼政策,補貼后的價格相當于原價的8折優惠。
“不同產品的補貼折扣存在差異,產品原價越高相對補貼力度相應越大,最高補貼額度可達500元。”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年輕消費者傾向于選擇購置平板電腦,老年人置換手機的比較多,他們普遍都是被國家補貼新政吸引而來的,現在明顯感覺來店內選購的顧客增多了。”
而在另一家華為授權商店的門前,一塊醒目的廣告牌上赫然寫著“至高補貼20%”的字樣,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
門店銷售人員表示,當前正值新春大促活動期間,部分產品廠家提供了一定優惠,加上國補新政,整體優惠力度比較大。“很多消費者都是線上選好商品,線下到店看實物。在線下門店消費時,需要提前在線上領取補貼資格,并在訂單支付前,向門店出示當前補貼資格二維碼,就可享受相應補貼優惠。”
不過補貼資格綁定具有平臺唯一性,即只能在選定的某一家電商平臺使用。若消費者希望更換電商平臺,則需先解綁原電商平臺券碼,并重新進行綁定,之后才可繼續在該平臺進行選購。
銀行加碼優惠措施
在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實施的過程中,各地金融機構也將戰場延伸到“國補換新”場景。
在某電商平臺上,中國銀行直接設置銀行國補專區(限北京地區)。使用該行信用卡的消費者在平臺購買國家補貼商品時,單筆訂單實付金額滿1000元,即有機會獲贈平臺30元支付優惠券;單筆訂單實付金額滿3000元,即有機會獲贈平臺100元支付優惠券。
同時中國銀行借記卡用戶完成在線支付時,單筆訂單實付金額滿1000元,也有機會獲贈平臺30元支付優惠券。
郵儲銀行天津分行針對天津市以舊換新活動中,推出信用卡購買家電產品有機會享受單筆交易實際支付金額滿4000元立減200元優惠(優惠比例是5%)、滿10000元立減500元優惠。疊加國家補貼后,單筆有機會最高立減2500元。
在陜西西安3G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中,使用工商銀行信用卡支付的客戶可享受滿1000元返2張50元優惠券,單用戶最多可得4張50元優惠券。而在廣東地區(不含深圳),針對家電以舊換新,持卡人領取政府消費券后,用工商銀行信用卡通過云閃付核銷且訂單滿1000元,可獲100元立減券。
在云南昆明,農業銀行信用卡用戶參加以舊換新活動時,通過云閃付支付單筆消費滿3000元立減128元、滿5000元立減168元、滿10000元(含)以上立減218元。而郵儲銀行信用卡用戶通過云閃付支付即可享受滿10000元立減400元、滿5000元立減250元、滿3000元立減150元及滿1000減50元優惠。
除國有大行外,股份制銀行中廣發銀行推出 “國補疊加銀行券” 的模式,在不同平臺推出不同優惠,如在華為等商城分期達標立減高至500元;在京東等電商平臺參與換新活動,可享高至24期免息,分期達標立減高至168元;在廣發商城換新活動則有500元優惠券可領。
據中國銀聯監測數據顯示,自1月20日全國28個省份啟動補貼政策后,其他地區相繼落地實施。目前全國超6000家商戶通過銀聯參與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產生補貼交易626.84萬筆,銷售金額約205.8億元。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從銀行角度看,在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過程中,通過在特定消費場景采取優惠等進一步的支持措施,不僅有助于更好推進國家政策落地實施,降低成本提升廣大居民的消費積極性,也有助于銀行機構自身更好地營銷客戶,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