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我市正式獲批的2021到2035年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提出打造共建“一帶一路”門戶城市的目標愿景,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建設定位,為我市加快構筑活力迸發的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向西服務全國對外開放、向東服務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作為連接東西的橋梁和紐帶,我市穩步推進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集結”效應不斷顯現。由中歐班列、陸海聯運、空鐵聯運共同形成的立體物流大通道,正在釋放出強勁的“西”引力。中歐班列(西安)新開行西安--格魯吉亞波季線路,運輸范圍覆蓋歐亞大陸全境,新增浙江臺州、江蘇宿遷等合作城市,“+西歐”集結線路達到26條;與浙江等海港開展更深層次、更加緊密的共贏合作,實現陸海雙向聯通、“雙向奔赴”,去年全年東向海鐵聯運班列開行498列,增速達到15.5%;向南開行至越南、老撾等互聯互通班列,實現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結交匯,基本構成面向歐亞、通達全球的現代物流體系。
在國家發改委最近印發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中,西安是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類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也是全國首個不靠海不沿江的“4樞紐+1基地”綜合物流樞紐城市。近年來,我市圍繞國家骨干流通走廊和支點城市布局建設需要,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搶抓戰略機遇,結合西安城市流通要素資源分布特點,著力構建“雙核引領、三極支撐、多點保障”的現代流通空間布局體系,加快推進“四樞紐一基地”建設,保障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暢通。并依托“四樞紐一基地”對全市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吸引集聚作用,加快形成干支銜接、樞紐集散的高效物流運行體系,為培育壯大樞紐經濟不斷夯實基礎。截至目前,“四樞紐一基地”有68家4A級以上物流企業,占全市4A級以上物流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二,聚集各類制造、商貿、物流企業超2.5萬家。
根據近日我市正式獲批的2021到2035年《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未來我市將不斷增強基礎設施支撐,提高綠色安全水平,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構建“鏈接國際,輻射全國,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提升國際航空樞紐等級,高標準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強化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增強區域交通網絡輻射,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持區域協同,著力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以打造商貿物流樞紐為突破口,推進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建設,促進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動力。深化與周邊城市群協調聯動,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與新亞歐大陸橋銜接,共同打造引領西部地區開放開發的重要引擎、打造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門戶城市。
來源:西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