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期間,猜燈謎、制作燈籠、寫書法、品元宵等活動在全球多地舉行。海外民眾與華僑華人共同感受節日的美好氛圍,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常駐瑞士日內瓦代表團、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和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12日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同舉辦迎新春、鬧元宵活動。步入萬國宮,高懸的大紅燈籠和熙攘的人群立刻映入眼簾,歡笑聲、祝福聲此起彼伏。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干事瓦羅瓦婭在致辭時表示,以春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更彰顯了和平、團結等共同價值,希望各會員國繼續堅定支持多邊體系,推動合作,共同發展。來自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的麗塔表示,她每年都參加春節活動,因為能借此領略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元宵節慶祝活動中,認真欣賞中國鄉土繪畫展覽的觀眾欣德·哈德里說,慶祝元宵節、體驗中國文化“感覺很棒”。摩洛哥大學生阿明娜表示,她是第一次參加有關中國文化的活動,對春節和元宵節的知識十分好奇,“能夠獲得有關中國文化的知識,非常開心”。
除了鄉土繪畫展覽外,“吉祥蛇”燈籠制作活動同樣頗受歡迎。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幾名摩洛哥小朋友動手組裝“吉祥蛇”燈籠。當小朋友手中的燈籠成功點亮時,現場響起一片贊嘆聲。
安曼中國文化中心12日在約旦首都安曼舉辦“歡樂春節:元宵聯歡會”,約旦各界人士、華僑華人大約400人歡聚一堂。當天的晚會上,來自約旦大學、孔子學院等機構的師生們表演了武術、相聲、舞臺劇、漢服時裝秀等節目。
約旦皇家電影委員會總干事穆漢納德·巴克里表示,元宵聯歡會包含了諸多中國元素,用融合科技、影像的表演,生動形象地介紹了中國文化和藝術。通過參加此次慶祝活動,他對中國春節有了更多認識。在場兩國青少年的互動凸顯了兩國日益增進的文化交流。
由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孔子學院與中國(全國)教育書畫協會聯合主辦的元宵慶典暨書法周12日在吉隆坡拉開帷幕。書法周涵蓋書法展覽、專題講座、書法體驗等系列活動。拉曼大學副校長倪慕敏說,文化交流是增進理解、促進友誼的重要橋梁。“迎春書法周不僅是一場書法藝術的盛會,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與傳承。”
書法體驗區墨香四溢,拉曼大學中文系學生郭峵瑋寫下對聯“大澤龍伏藏遠志 莽原蛇蛻蘊生機”,寄托對乙巳蛇年的美好祝福。他表示:“有幸欣賞到馬中兩國書法大師的作品,令我大開眼界。通過這樣的交流與展示,相信將有更多年輕人投身其中,守護、發揚并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12日晚,“鬧元宵·品年味”活動在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舉行,150多名羅馬尼亞民眾和華僑華人齊聚一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在活字拓印體驗區,觀眾薇拉·達拉班展示她印制的作品“平安”,“它的意思是安靜與和諧,我想把它掛在我的房間里”。
其他文化體驗活動同樣吸引人。身著一襲精美漢服的克里斯蒂娜·波帕說:“我看了很多中國古裝電視劇,可能這是我如此喜歡這些服裝的原因。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國穿上這些服裝,感受那里的文化。”
12日晚,中國駐文萊大使館舉辦“中國日”暨元宵花燈節活動,近千盞大大小小的元宵節彩燈點亮活動現場。當天還舉辦了傳統舞獅、武術、古箏演奏等中華文化韻味濃厚的表演以及猜燈謎、品美食等活動。中國駐文萊大使館介紹,“中國日”是中國駐文萊大使館的品牌項目,已連續舉辦4屆,今年是首次與元宵燈會結合。
“慶元宵·美美與共”——中法藝術對話作品展12日在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展覽匯集了5位中法藝術家的作品。巴黎第七區副區長約瑟亞娜·戈德在展覽開幕現場說,元宵節是個十分美好的節日,展覽也非同尋常。“文化是無國界的,我們與中國的友誼由來已久,法中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將繼續蓬勃發展。”
在中國援建的斯里蘭卡科倫坡蓮花劇院12日舉行的“歡樂春節·元宵節音樂會”上,無錫民樂團演奏了《紫竹調》《姑蘇行》等名曲。科倫坡港口城“00后”員工西特米·馬利加斯佩說:“今天是中國的元宵節,也是斯里蘭卡納瓦姆月圓節,兩國同在月圓時刻慶祝節日,更讓我感受到了文化間的相通相融,希望未來有更多中國文化活動走進斯里蘭卡。”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