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假期前后,一批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密集宣布降費。
隨著2月13日景順長城基金宣布旗下4只QDII基金調低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今年以來已有超20家基金公司的80多只QDII基金加入降費大軍。目前,大部分QDII基金的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已調整至與境內普通主動權益類基金相同的“1.2%管理費+0.2%托管費”水平。
除QDII產品外,近期還有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債券基金以及券商資管計劃產品宣布降低管理費率或托管費率。
在業內看來,此次公募基金密集宣布降費,是公募基金行業落實新“國九條”和《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穩步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公募基金行業踐行投資者利益優先價值取向的重要體現。
自2023年7月中國證監會正式啟動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以來,各類型公募基金降費正持續推進。
在主動管理基金中,管理費率、托管費率“1.2%+0.2%”已成為基本要求。2024年多只大型寬基股票ETF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降低至0.15%、0.05%,大幅降低了股票ETF投資者持有成本。債券基金也在陸續推進降費,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債券基金管理費率調降至0.3%左右。
從監管層面看,新“國九條”明確“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今年1月23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要進一步穩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費率,在已經降低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交易費率的基礎上,2025年起還將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率,這樣預計每年合計可以為投資者節約大概450億元的費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降費不僅降低了投資者的持有成本,更將從中長期促進公募基金轉型發展,推動行業在產品設計和投研服務方面更專業、更用心,從而形成良好的行業發展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