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人形機器人在春晚表演扭秧歌的宇樹科技、專注于大模型的深度求索(DeepSeek)以及開發《黑神話:悟空》的游戲科學等“科技新貴”注冊地均在杭州。
這不禁讓人好奇,“杭州究竟有何魅力?”從新春后杭州的一場政策發布會中,我們或可窺得一二。
2月10日,在杭州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新聞發布會上,《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即2025年版“8+4”經濟政策)正式對外發布。所謂的“8+4”經濟政策,是指八大政策包和四張要素清單,例如,2025年版“8+4”經濟政策包括“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全力擴大有效投資”等。此前,杭州分別在2024年、2023年發布了相應年份的“8+4”經濟政策,成效顯著。
筆者認為,杭州之所以能夠盛產“科技新貴”,離不開四方面因素:
首先,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與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杭州連續發布了三年的“8+4”經濟政策,每年都會在前一年的版本上增加新的支持措施,以促進科創企業的發展。例如,2025年版“8+4”經濟政策將市級財政資金從去年的490億元,增加到502億元;其中,專門統籌15.72%的產業資金,集中投向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領域。當地政府部門秉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原則,不斷提高政務效率。許多網友在評價杭州政府的辦事效率時,提到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的便捷體驗。
其次,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對青年創業者和企業家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3年十年來,杭州企業總量高速增長,從25萬戶增長至96萬戶;截至2024年6月28日,全市市場經營主體總量超195萬戶,企業總量超100萬戶。杭州成為浙江省首個企業總量破百萬戶的設區市,市場活力十足,魅力無限。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杭州的民營企業表現卓越,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創新”形象。杭州市投資促進局發布的消息顯示,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公布的“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有36家企業來自杭州;杭州上榜企業數量已連續22年居全國城市第一。
再次,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和豐富的就業崗位吸引了大量人才。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2.65萬人;2023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2.92萬人;2024年前11個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0.60萬人。坐落于杭州的多所高等院校,如浙江大學,吸引了眾多學子,同時也提升了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
最后,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與支持。近年來,杭州統籌財政資金,全面實施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力度推行企業研發投入補助政策,并對競爭類重點科研項目提供高額補助。組建科創母基金,加大顛覆性成果轉化直投基金投資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為科創企業提供特色化金融支持。杭州國資基金緊跟市場趨勢,一旦發現有潛力的企業便積極投資,許多企業因此受益。
實際上,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基因”,如哈爾濱以冰雪旅游聞名于世,而西安則以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城市管理者需要以智慧解碼“城市基因”,發揮當地特長,才能讓“神秘的東方力量”更加耀眼。而杭州,接下來也要思考如何續寫“科技傳奇”的城市故事。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