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多種類型的黃金主題基金水漲船高,包括黃金ETF、黃金股ETF、貴金屬主題基金等。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更大幅降低了投資參與門檻和變現成本。
多位基金人士稱,普通投資者在選擇黃金投資品種時,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進行選擇。短期金價需要持續整固,消化前期的較大漲幅。中長期來看,國內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同時人民銀行連續增持黃金儲備,增量資金有望進一步支撐金價。
黃金ETF強勢吸金
開年以來,金價屢創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黃金9999和倫敦金兩大黃金現貨合約價格均上漲近10%。同時,主要投資于黃金現貨合約的黃金ETF普遍上漲逾10%,這類產品由于傭金較低且支持場內“T+0”交易,備受投資者追捧。
具體來看,開年以來,全市場46只黃金商品型基金(含聯接)均表現出色,規模超百億元的產品包括華安黃金ETF、博時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博時黃金ETF聯接C、華安黃金易ETF聯接C。
截至2024年底,由基金經理許之彥管理的華安黃金ETF規模約287億元,是國內全市場規模最大、流動性較好的黃金ETF,該產品去年全年規模增長近150億元,其100%持倉為黃金9999。
此外,博時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去年規模增長分別約78億元和84億元。同時,博時黃金ETF聯接C、華安黃金易ETF聯接C去年規模增長均超70億元。
業內人士稱,黃金ETF聯接基金投資于黃金ETF,方便場外投資者購買,由于要預留一部分現金,倉位水平略低一些,運作費用和交易費用也較低。
蛇年開市以來,不少資金爭相涌入黃金ETF。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華安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ETF和博時黃金ETF四只產品合計凈流入金額超60億元,其中華安黃金ETF獲凈流入近23億元,位居第一。
部分黃金主題基金的買入金額低至1元,賣出費率與持有期限相關。以易方達黃金ETF為例,投資者在支付寶上進行操作時,持有天數在7天(含)之內的費率為1.50%,而大于7天且小于30天為0.10%,若持有天數大于30天則為零。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稱,由于金飾品要收加工費,變現不方便,回收費用損耗較大,且平常還要注意保管,所以緊密跟蹤金價的黃金ETF受到追捧。建議投資者投資黃金時控制好倉位,大概維持在投資組合的5%-10%左右即可,并且在加倉節奏上也不宜激進,最好是定投或逢低加倉。
黃金股ETF表現出色
黃金股ETF作為一種權益型基金,底層資產是股票,收益來自股票價格的漲跌,投資涉及黃金產業鏈的上市公司股票,因此波動相對較大。
Wind數據顯示,市場上的黃金股ETF包括永贏黃金股ETF、華夏黃金股ETF、工銀瑞信黃金股ETF基金、國泰黃金股票ETF、平安黃金產業ETF、華安黃金股票ETF,這6只產品在2025開年以來均上漲近15%。
具體來看,上述6只產品中,僅有永贏黃金股ETF的規模接近17億元,華夏黃金股ETF緊隨其后,規模超3億元,剩余4只產品的規模均低于1億元。
業內人士稱,黃金股ETF通過投資相關公司股票,間接跟蹤金價波動,黃金股跟金價走勢有較高的相關性,并且彈性往往更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基金在波動節奏和幅度上與金價走勢存在一定差異,且不支持“T+0”交易。
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稱,相較于實物黃金,黃金股ETF通過投資金礦龍頭公司,可進一步放大金價上漲收益。黃金股的上漲彈性大于金價,隱含一定杠桿,彰顯“放大器”效果。對于2025年的黃金股投資機會,市場普遍認為前景較為樂觀。黃金股的表現與黃金價格密切相關,隨著金價的上漲,黃金礦企的利潤有望提升,從而推動黃金股價格上漲。
貴金屬主題基金出現分化
除了黃金ETF和黃金股ETF之外,市場上還有不少主動權益類貴金屬主題基金,但業績分化較為嚴重,含“金”量高的基金普遍上漲。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產品并未將黃金資產作為唯一投資標的。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2025開年以來逾80只貴金屬行業主題基金(A/C份額未合并計算)收益率超5%,前海開源金銀珠寶A/C以超13%的收益率領跑同類產品,但也有近30只產品出現小幅虧損。
具體來看,前海開源金銀珠寶在2024年全年密集布局黃金股,山東黃金、紫金礦業、山金國際等公司成為重倉品種。
主動權益類基金方面,去年憑借重倉黃金股而業績領先的西部利得策略優選A、中海優勢精選卻在2025開年以來出現小幅虧損,這兩只基金分別在2024年四季度重倉配置地產股和銀行保險股。去年成績同樣出色的東方周期優選A,由于堅持配置黃金股,2025開年以來的收益率超7%。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近期金價上漲主要受避險需求推動,交易美國“再通脹”成為推動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投資邏輯。從國內來看,保險資金可直接投資黃金,央行持續增購黃金顯示中國未來可能繼續加大黃金儲備,進一步支撐了黃金價格。融通基金認為,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當前金價處于歷史高位,短期回調風險不容忽視。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