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科技圈可謂“神仙打架”,DeepSeek橫空出世、驚艷全球,宇樹機器人化身“舞”林高手、活力四射,《哪吒之魔童鬧海》革新動畫技術、票房一路狂飆……中國企業在創新的道路上火力全開,大步邁向科技“大航海”時代。
不斷涌現的科技成果也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催化劑,匯聚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的科創板備受矚目,科創綜指自今年1月20日發布以來,截至2月10日,僅十個交易日,漲幅就達到8%,科創綜指ETF易方達等首批跟蹤該指數的ETF也于2月17日集體開售。
這只新指數的投資看點可不少,快來一探究竟!
科創綜指緣何而生?
科創板自2019年7月開市以來,整體運行平穩,充分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持續打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截至2024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達581家,總市值規模超6.3萬億元。
近年來,科創板指數體系愈發完善,投資“工具箱”不斷豐富,目前已發布超25條科創板指數,覆蓋規模、主題、策略等類型,境內外相關產品跟蹤規模約2500億元。
與此同時,投資者對表征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運行情況的指數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已發布的科創板50、科創100、科創200指數中,成份股數量合計為350只,大約涵蓋六成的科創板股票,但仍有200多家科創板中小企業未被覆蓋。在此背景下,科創綜指應運而生。
作為定位于反映科創板市場整體表現的綜合指數,科創綜指從科創板中選取符合條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樣本,并將樣本分紅計入指數收益,反映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計入分紅收益后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目前指數樣本數量超過560只,市值覆蓋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盤各種類型股票,可以進一步補充完善科創板指數體系。
投資新視角:投前、投全、投早
科創綜指與科創板50、科創100等大家相對更熟悉的科創板指數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從不同角度表征科創板運行情況,可以用三個“投”來總結科創綜指的主要特征,分別是“投前沿、投全面、投早期”。
“投前沿”的意思是,科創綜指與科創板50和科創100指數一樣,都立足前沿科技領域,指數成份股均屬于戰略新興產業。具體來看,科創綜指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比過半,其次為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
科創綜指成份股的研發強度也保持在較高水平。2023年,79家成份股公司研發強度超過30%,344家超過10%,成份股近三年研發支出年均增速達27.3%。
“投全面”指的是科創綜指行業覆蓋較為全面。根據申萬行業分類,科創綜指覆蓋了科創板上市的全部17個一級行業以及46個二級行業中的44個,均超過科創板50和科創100指數。
從行業分布的集中度來看,科創綜指相對更低一些,前三大權重行業為半導體、電力設備和機械制造,其中半導體權重不到40%;而科創板50指數中,半導體作為第一大權重行業,占比就超過60%。
“投早期”則是指科創綜指與科創板50和科創100指數相比,面向創新全生命周期布局,更多覆蓋了處于早期創新階段的小市值股票,對科創板的市值覆蓋度接近97%,整體市值風格偏向中小盤。
指數成份股中,50億及以下市值的個股數量占比過半,300億及以上市值的數量占比不到10%,可助力投資者布局科技創新企業早期發展機遇。
總的來看,科創綜指呈現出明顯的成長屬性,擁有較高的增長潛力。2020-2023年,指數成份股營收復合增速達23.9%,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達8.8%;2024-2026年,指數成份股營收增速預計分別為7%、23%和20%,歸母凈利潤增速預計分別為16%、68%和38%。
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表示,科創綜指ETF等產品的推出,為投資者布局“硬科技”發展機遇提供了新的優質工具,有望助力資金向創新領域聚集,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據了解,易方達基金多年來持續完善科創板產品譜系,已推出跟蹤科創板50、科創100、科創人工智能、科創成長等指數的產品,覆蓋規模、行業主題、風格策略等不同類型。新推出的科創綜指ETF易方達管理費率為0.15%/年,可助力投資者低成本布局“硬科技”發展機遇。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