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全都來,活力全都開,祝您笑口常常開,迎接財源滾滾來……”歡樂的歌曲在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的阿塞拜疆語言大學內響起,阿執政黨新阿塞拜疆黨(新阿黨)青年聯合會13日組織當地年輕人在這里體驗中國年,豐富多彩的中國春節文化項目讓他們充滿了對中國的向往。
走進活動現場,到處是喜慶的春節氣氛。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各色剪紙等中國特色工藝作品裝飾四周,展臺上擺放了龍井、鐵觀音、大紅袍、金駿眉等中國名茶,年味十足的文藝節目和文化體驗活動讓來賓們陶醉于濃濃的中國年味之中。
中國駐阿塞拜疆大使館臨時代辦丁濤在活動上介紹說,“去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賦予今年春節獨特的世界意義和更加喜慶的節日氛圍。”
本次活動發起者之一的新阿黨青年聯合會主席伊斯拉莫夫在致辭時表示,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活動。增進兩黨青年組織間交流對于建立兩國長期、可持續的友好關系至關重要。
歌舞表演《好運全都來》,一下子把現場觀眾們的情緒都調動了起來。古箏表演者在彈奏前詳細介紹了這一中國傳統樂器,其表演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讓觀眾聽得如癡如醉。葫蘆絲演奏《軍港之夜》,京劇唱段《同光十三絕》……觀眾們對每一個節目都報以熱烈掌聲。
體驗環節的品茶活動讓當地年輕人大開眼界。他們說,阿塞拜疆人生活中也少不了茶,但基本只喝紅茶,開水沖泡或煮,沒有中國茶這么多品類和學問,它們不僅外形各異,沖泡方法、味道也大相徑庭。幾位當地年輕人一邊品嘗,一邊嘖嘖稱奇,表示有機會一定去中國實地看看這些茶的生長環境和制作工藝。
中國書法展示讓當地人了解到中國篆、隸、行、草的知識和魅力。有兩位小伙子忍不住借來毛筆嘗試。
來自阿塞拜疆建筑大學的古爾姍興奮地說:“中國的風俗和傳統很吸引人。比如剪紙、茶文化,還有活版印刷,讓我充滿了好奇。非常感謝現場志愿者向我們介紹中國文化。”
曾兩度訪問中國的新阿黨青年聯合會成員拉夫琳娜表示:“中國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以及熱情好客的人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次來體驗中國年勾起我對中國的美好回憶,希望再去中國。”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