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圖上的“一帶一路”》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上揭幕首發。
“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秘書長劉衛東作為《地圖上的“一帶一路”》的主編,表示為更好講述“一帶一路”故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團隊基于10多年的研究積累,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倡議緣起,從社會經濟背景到資源環境基礎,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到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精心挑選并制作系列地圖,以期為理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空間認知幫助。因部分圖件在此前出版的相關專著中已有所涉及,所以,《地圖上的“一帶一路”》新書其實是將散落在相關學術產出中的地圖集中起來,方便讀者更直觀地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團隊是國內外“一帶一路”研究時間最長、積累最豐厚的團隊之一。2018年以來,在中國科學院專項支持下,研究團隊對共建“一帶一路”的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進行系統分析,對30余個建設項目進行深入研究,相繼出版《“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研究:包容性全球化的視角》《共建綠色絲綢之路:資源環境基礎與社會經濟背景》《共建綠色絲綢之路:科學路徑與案例》等系列專著,并在此過程中研制出大量“一帶一路”相關地圖。
來源: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