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公開方式選聘行長,日漸成為中小銀行選拔高管的潮流。
近日,國資委新聞中心官微“國資小新”發布一則珠海華潤銀行(以下簡稱“華潤銀行”)的社招信息,公開招聘總行行長。
招聘信息顯示,華潤銀行對應聘者的任職條件有較高要求:需從事銀行業工作10年以上;累計擔任過3年以上國有大行或全國性股份行一級分行(資產規模需4000億元以上)行長(含相當職務),或擔任過3年以上資產規模4000億元以上的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總行副行長及以上職務,且年齡不超過50周歲。
圖源:國資小新
這是華潤銀行近兩年來第二次“海選”行長。2023年5月,該行首次向社會公開招聘行長,有過多年招商銀行工作經歷的錢曦最終獲選。今年1月,錢曦已當選為華潤銀行董事長,因此該行再次公開招聘行長。
除了華潤銀行外,從去年至今,還有珠海農商行、烏海銀行、遼寧本溪銀行、鄂爾多斯銀行等中小銀行公開招聘總行行長。另外,長沙銀行曾公開選拔首席信息官,西安銀行、渤海銀行、九江銀行等公開招聘分行行長、副行長等高管。
近年來中小銀行通過“海選”高管,不僅能加強市場化選聘能力,提高候選者的業務能力和市場敏感度,選拔過程相對公開,也能讓這些銀行借助各類激勵政策,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
01
華潤銀行“海選”行長應對壓力
從此公開招聘總行行長的華潤銀行總部位于廣東省珠海市。截至目前,該行資產總額超過4300億元,所有者權益約330億元,已在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東莞等地設立10家分行、115家支行,在深圳設立華潤銀行資金運營中心、科技研發中心。
這是一家國資央企絕對控股的城商行,第一大股東為央企華潤集團,持股約50.48%,另一家央企南方電網為第二大股東,持股約18.5%;另外深圳中電投資和珠海海融投資分別持股約11.1%和10.01%。
圖源:天眼查APP
雖然有一眾國資股東背書,但華潤銀行最近兩年的業績表現并不好,凈利潤已連續兩年大幅下滑,并且在內部合規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華潤銀行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信息報告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0.23億元,同比下滑2.45%;實現歸母凈利潤3.29億元,同比下滑78%;在第三季度,該行的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03億元。
之前一年華潤銀行的凈利潤也出現下滑,該行2023年全年的歸母凈利潤為13.96億元,同比減少30.03%。對于利潤下滑原因,華潤銀行表示,主要是對存量風險資產進行評估后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提升風險抵御能力,2023年全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9.67億元,同比增長42.35%。
在資產質量方面,華潤銀行也面臨壓力。截至2024年9月末的不良貸款率為1.71%,高于全國商業銀行平均1.56%的不良率;撥備覆蓋率為159.92%,相比年初繼續下降9.4個百分點。
華潤銀行在內部合規管理方面也面臨挑戰。2024年,該行多次因違法違規行為收到監管機構的罰單,總處罰金額約1050萬元,超過了以往年度的罰款金額總和。其中在2024年5月,因剛性兌付代銷資管計劃被罰款700萬元,時任行長也被警告處分。
“考慮到本行過去兩年的盈利與內部合規管理壓力,在原行長升任董事長后,大股東還是傾向于外部招聘更有經驗和業務能力的行長,來改善經營管理。”一位接近華潤銀行的人士告訴銀柿財經。
今年1月份,華潤銀行除選舉錢曦為新任董事長外,董事會成員也進行了大幅調整,10名董事中,上一屆董事僅兩人留任,其余8位董事都是新進入。“這反映出華潤銀行改革的決心,需要新的領導層來帶領銀行走出當前困境。”上訴人士認為。
目前華潤銀行公開“海選”行長的報名截止時間為3月7日,屆時誰將脫穎而出,仍值得關注。
02
大行履歷人才更“吃香”
想要成為華潤銀行這類地方中小銀行的行長,應聘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綜合最近的華潤銀行,以及去年珠海農商行、烏海銀行、鄂爾多斯銀行等發布招聘總行行長的信息看,都在任職資格中要求:需要有國有大行或全國性股份行一級分行擔任過行長一職的經歷,管理資產規模都在千億級別以上;另外在年齡方面,“70”后金融人才更吃香。
有大行工作履歷,或區域城商行、農商行高管任職的工作經歷,且在一定區域內深耕銀行業務多年的人才,成為當下中小銀行公開招聘高管時的優先選擇。
從以往這些中小銀行公開選聘的結果來看,最終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人勝出。
如華潤銀行上次公開招聘的行長錢曦,為“70”后,長期在招商銀行工作,曾歷任招商銀行西安分行行長、佛山分行行長、總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和大連分行行長等職務。
鄂爾多斯銀行在2023年公開選聘的行長邢科峰,也曾任郵儲銀行通遼市分行行長、內蒙古分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且任職的分行均在內蒙古區域。
另外,湖州銀行去年初同樣通過公開方式招聘的新行長謝耀霆,也曾先后在工行浙江省分行、華夏銀行紹興分行、寧波銀行杭州分行、杭州銀行等任職。
對于這些銀行高管的流動方向,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近年來已有多位大行管理人員到城商行、農商行出任行長的情況,這有助于區域性銀行建設金融專業人才隊伍,利用新高管在大行積累的經驗,來提升區域性銀行的治理水平和業務服務能力。
一位銀行業人士告訴銀柿財經,大行履歷的人才確實能為中小銀行帶去先進管理經驗和豐富資源,提升中小銀行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拓展能力,如果還能具備相應區域工作背景,對熟悉當地市場,結合新單位與本地實際情況,對開展工作更為有利。
從銀行從業人員的流動路徑來看,由國有大行向中型銀行轉型,再到小型銀行高管,這是行業內較為清晰的職業歷程。從大行下來的人,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較強,這普遍是中小銀行欠缺的地方,因此公開招聘有大行經歷的高管,不僅能提升中小銀行人才培養能力,也能加強風控體系建設。
但公開招聘行長,也并非一勞永逸,現實中也會面臨挑戰。有大行經歷的人才,也需要重新適應中小銀行的文化和區域銀行的風格,避免出現 “水土不服” 情況。
從目前趨勢看,有大行經歷的管理人員,向中小銀行流動已成為銀行業常態。雖然可能會出現個別不適應情況,但從全局來看,這些高管具備的管理和業務經驗,如能幫助中小銀行完善公司治理、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對提高經營效益也會有益。
(來源: 銀柿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