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行情的持續演繹下,資金對于細分賽道頗為青睞。僅場內人工智能、機器人ETF今年以來就增長了近80億的份額,公募還在加緊申報更多產品。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要想在細分指數產品上實現差異化發展,還要做好前瞻性布局,不能被市場“牽著走”。
數據顯示,2月19日,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掀起漲停潮,東財人形機器人指數上漲7.54%,2月以來已漲超18%。受其影響,多只機器人ETF今年以來漲幅超20%。
賺錢效應下,大量資金涌入相關指數基金。據統計,截至2月18日,名稱中含有機器人、人工智能字樣的ETF產品,今年以來的份額總計增長了79.5億份。其中,華夏中證機器人ETF、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主題ETF分別增長27.9億份、22.73億份。博時科創板人工智能ETF、華夏中證人工智能主題ETF等也較受資金關注。
部分基金公司正加速布局相關產品。比如,華寶基金2月14日剛成立了華寶創業板人工智能ETF發起式聯接,就定于2月24日發售華寶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發售期僅5天。
實際上,今年以來已有多只AI細分賽道指數基金提交了申報材料,包括匯添富中證機器人ETF、中歐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發起式、廣發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發起式聯接等。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布局科技類寬基指數的產品數量偏多,挖掘AI細分賽道的機會:一是符合當下行情的表現;二是有利于與寬基區分,進行差異化的產品布局。
中航趨勢領航基金經理王森認為,近期,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AI應用引領了一波行情,AI發展正從“基礎層”邁向“應用層”。人形機器人作為AI技術的集大成者,擁有清晰的落地場景和商業邏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日益完善。投資上,后續還要精準辨別產業發展方向,篩選出真正受益的公司。
“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針對人形機器人的指數,當下機器人相關指數有中證機器人指數、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等,其涵蓋的標的相對寬泛。這也是今年以來對標機器人指數的基金沒能跑贏部分主動型產品的原因。后者能夠通過深度研究挖掘人形機器人優質股,并迅速調倉,以把握板塊爆發的機會。”滬上某績優基金經理說,要想在細分指數產品布局上實現“彎道超車”,還要具備前瞻性視野。
來源: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