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新辦20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介紹了《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相關情況,明確將從擴大開放試點、優化營商環境、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方面出臺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穩外資政策“組合拳”。
具體來看,多部門將在外資準入限制上做“減法”,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做“加法”。
“減法”方面,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2024年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全面取消了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的限制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負責人華中表示,新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包括自貿區還有海南自貿港負面清單的修訂,會適時根據工作需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再決定。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表示,今年有關部門還會推出新版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壓減相關的清單事項。該清單面向各類經營主體,外資企業可以同等享受到更多領域的投資便利措施。
在擴大開放試點方面,電信業擴大對外開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制度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資企業獲準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為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姚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試點開放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優化服務管理,支持外資企業參與試點,探索更多新業態,激發市場活力。根據試點情況不斷完善開放政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提升電信領域對外開放水平,助力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隨著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和經貿規則體系加快重構,服務業開放合作成為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朱冰表示,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加快試點實施節奏,擴大試點地域,將更多服務業發展基礎好、區域和產業代表性強的地方納入試點范圍。
“加法”方面,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督管理司司長周衛軍表示,將持續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進一步優化公平公正市場環境,持續規范涉外資企業監管,加大涉外商投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讓外資企業穩定預期、增強信心、放心經營。
華中也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出臺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的政策。“在提升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便利度方面,擬從簡化相關事項辦理程序、完善金融服務等環節,進一步暢通企業再投資渠道;在加強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服務保障方面,擬從優化各類生產要素配置、強化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支撐等角度,統籌對符合條件的再投資項目予以支持。”他說。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也迎來新進展。華中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根據各方面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將盡快按程序出臺2025年版鼓勵目錄。新目錄將重點增加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條目,同時也鼓勵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
“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有利于優化外商投資結構,拓展投資新空間,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均衡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
“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我國吸引外資仍然面臨多重挑戰。各項舉措落地見效,有助于增強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穩定其投資預期,推動更多高水平外資來華興業。”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表示。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75.9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7.5%。同期,英國、韓國、荷蘭、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324.4%、104.3%、76.1%、40.7%。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