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外合資變身外商獨資企業后,中意財險開啟增資計劃。近日,中意財險發布公告稱,股東忠利保險擬向其增資40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06億元)。增資后,中意財險注冊資本金預計將由人民幣13億元增加至16.06億元。目前,該增資方案尚待監管批準。對于增資原因,中意財險方面表示,是為進一步提升公司承保水平,保障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開啟增資計劃
這是中意財險“蛻變”后的首輪增資計劃。回溯來看,成立于2007年4月的中意財險,是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財險公司,由中石油集團旗下的金融業務管理平臺中油資本和意大利忠利保險合資組建而成。
變數發生在2023年11月,中油資本將所持有的中意財險51%股權進行轉讓,隨后,意大利忠利集團收購中意財險51%股權,成為單一股東。忠利集團表示,后續將尋求擴大其在中國的分銷網絡,以中國雙碳投資為基礎,擴大綠色商業保險等,并優化中意財險的分銷策略等。
實際上,在宣布增資之前,中意財險董事會已經開始“洗牌”。目前中意財險董事會規模已縮減,多位中石油系統的人員已經退出中意財險董事會。
失去中石油這座靠山后,中意財險在保險業務方面也開始求變。設立初期,中意財險近八成的業務都來自中方股東,但之后保費收入占比逐漸下降。
從中意財險與中石油集團及其下屬子公司的關聯交易來看,該公司承保險種主要涉及企業財產險等。但在2025年工作會議上,中意財險方面表示,將繼續優化車險業務、擴展個險業務和健康險業務等。
外資持續加碼
此次忠利集團擬對中意財險增資,也是近些年外資加碼中國保險市場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全面取消銀行保險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等。目前,境外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已有近半數進入中國。來自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設立多家營業性機構和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一定規模。
“當前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遇到了一些挑戰,估值也相對低,但中央還是堅定推行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并給予了很多優惠待遇。”從外資的角度,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機會不容忽視,長期來看必須加大布局和投入。此外,國際成熟市場的保險機構有諸多優勢,將它們積極引進國內市場,可以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的進一步成熟發展。
那么,外資紛紛加碼中國市場,是否會給中資險企帶來挑戰?一位資深保險業研究人士認為,它們難以對中國金融市場形成大的挑戰,相反,是國內金融市場參與者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內險企歡迎符合條件的外資險企參與公平競爭,通過相關方面的改革和技術提升迎接新競爭者的挑戰。擴大保險市場對外開放,將促進中國保險市場更加成熟規范,發展邁向新的高度。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