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市公司套保參與率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認識到套期保值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然而,上市公司對套期保值的認識深度和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在套期會計處理方面面臨諸多挑戰,會計處理結果不能準確反映套期保值業務的實際運行效果,導致披露的套保信息不能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因此,進一步加強套期會計的推廣應用,助力上市公司提高套期保值信息披露質量已成當務之急。
2024年,發布套期保值業務公告的上市公司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實現連續11年增長。避險網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發布套保相關公告的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達1503家,整體套期保值參與率達28.6%,較2023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積極的勢頭之下,套期會計的運用卻是另一番景象。避險網CEO華金輝表示,根據避險網觀察,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實際運用套期會計進行核算的比例較低。
“目前,許多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上市公司并沒有應用套期會計?!毙庞乐泻蜁嫀熓聞账鹑跇I務合伙人孟祥軍表示,“現行會計準則將套期會計定位于‘可選項’,企業選擇不應用套期會計并不違反會計準則?!?/p>
他進一步表示,在不采用套期會計的情況下,企業因開展套期保值而持有的期貨和衍生品與基于投資目的而持有的類似金融工具,反映在財務報表中并無不同。“這可能導致財務報表使用者無法通過會計信息識別并評價企業的套期保值業務?!?/p>
據了解,滬深證券交易所于2023年年初分別修訂并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交易與關聯交易》《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7號—交易與關聯交易》,要求上市公司使用期貨和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時,應把被套期項目與套期工具損益合并披露。對此,華金輝表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是目前證券交易所和監管層的重點關注領域,上市公司應該嚴格遵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及上述兩項監管指引文件的相關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然而,不少參與套保的上市公司對套期會計運用仍然躑躅不前。究其原因,在于套期會計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不同公司對套保的內控機制也存在差異,實際操作中,信息披露內容常常無法準確地反映實際套保效果。
“我們留意到,過去曾發生過由于套保信息披露不完整而引發投資者誤讀、進而造成股價短期異常波動的情況。”華金輝表示。
對此,部分龍頭企業逐漸發揮表率作用,在最新的定期報告中對套保信息披露進行了大幅優化,詳細披露套保品種、套保類型、資金變動、風險控制等內容,讓投資者充分了解企業的實際套保效果,值得其他上市公司借鑒。
了解了一家上市公司運用套期會計的典型案例。A企業是一家大型焦煤生產企業,主要庫存產品焦煤價格波動劇烈,對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影響較大。企業財務人員發現,在開展套保業務后,傳統會計處理方式會導致計量上出現兩種差異?!耙皇菚r間差異。焦煤現貨庫存在銷售時確認銷售收入,而焦煤期貨從開倉時就需要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現貨與期貨的損益確認存在時間差。二是空間差異。焦煤現貨價格如發生下跌,在資產負債表日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而焦煤期貨合約的公允價值變動需要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現貨與期貨的損益確認在不同的項目。”A企業財務人員表示,時間差異導致財務報表利潤波動較大,空間差異導致銷售收入和銷售利潤無法準確反映套期保值效果。
A企業通過采用套期會計解決了這一難題。對于焦煤現貨庫存,企業將其指定為公允價值套期的被套期項目,相應的期貨合約作為套期工具。通過套期會計處理,將套期工具焦煤期貨合約和被套期項目焦煤現貨庫存的公允價值變動在同一會計期間進行確認,在焦煤現貨庫存銷售同期了結焦煤期貨合約,并將被套期項目的余額進行結轉,使企業的銷售利潤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有效減少了焦煤價格波動對企業利潤表的影響,使財務報表更準確地反映套期保值的實際效果。
“通過套期會計的應用,公司財務報表利潤波動顯著降低,投資者能夠更清晰地了解企業真實經營狀況,增強對公司財務報告的信任度,管理層也能基于更準確的財務信息制定合理的生產和銷售策略,企業的經營穩定性以及在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盇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應持續提升套期保值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具體披露內容包括套期保值風險策略和目標、被套期的業務范圍和風險特征、具體采用的套期工具品種、衍生品交易場所、交易對手、業務規模、資金來源、期限以及相關內控建設等方面。
國泰君安期貨計劃財務部總經理助理馬煒表示,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財務團隊專業性較高,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套期會計,其財務報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準確反映套期保值活動的實質。但對許多中小規模上市公司而言,套期會計的復雜性成為一道隱形的壁壘,“財務人員如果對套期會計的準則理解不夠透徹,就容易在方法選擇、有效性評估及賬務處理等關鍵環節出現失誤,進而影響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馬煒認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時,不僅要涵蓋套期保值業務的基本要素,如套期關系、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的詳細描述、套期策略以及風險管理目標等,還應深入解釋這些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例如,在闡述套期策略時,應說明如何根據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狀況選擇合適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以及該策略如何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周期及財務狀況相匹配。”馬煒表示,對于披露的每一項信息,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和驗證,確保準確無誤。尤其是涉及數據和關鍵判斷時,應提供詳細的計算過程和依據,避免因信息模糊或錯誤而誤導投資者。
在上述受訪人士看來,套期會計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套保信息披露的質量,上市公司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套期保值業務跟蹤和報告機制,確保能夠及時獲取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變動信息。在定期報告中,除了披露基本的財務數據外,還應增加對套期保值業務執行情況的詳細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套期保值業務中的重大事項,如套期工具的提前終止、套期策略的重大調整等,便于投資者充分理解企業套保業務信息,增強市場信心。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