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節假期和股債市場大幅波動等疊加因素影響,1月份,資管信托成立和發行市場雙雙出現下滑。根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1月共發行信托產品1945款,環比下降28.49%,同比下降22.2%;發行規模為1078.30億元,環比下降27.87%,同比上升5.84%。與此同時,1月共成立資產管理信托產品2030款,環比下降16.87%;成立規模為613.96億元,環比下降28.11%。
對此,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楊桃分析稱,從市場表現來看,1月成立市場遇冷的主要原因,一是年末沖規模帶來的高增長態勢難以持續,1月成立規?;芈涫鞘袌稣{整的正常結果。進入1月后,信托公司結束年末沖業務階段,產品投放有所降溫,資金募集有所放緩。尤其是非標信托產品的投放出現大幅減少,信托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有所下滑。二是2025年開年以來金融市場波動有所加劇。市場波動會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能會減少對資管信托產品的購買。
具體來看,1月非標信托業務成立數量為1197款,環比下降13.52%;成立規模為456.75億元,環比下降31.26%。另外,1月份標品信托成立產品833款,環比下降21.27%;非標信托成立1197款,環比下降13.52%。值得一提的是,投向金融領域的非標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大幅下降,降幅超過七成。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標品信托的市場熱度有所下降,可能與證券市場走勢波動變化、投資者風險偏好調整以及信托公司發行策略的調整有關。非標信托的成立數量也有所下降,但其數量占比進一步上升,信托公司對非標信托業務的依賴程度依然較高。
事實上,非標金融類信托規模下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一方面,通過銀登中心的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等業務規模快速下滑。另一方面,消費金融類產品資金募集規模大幅下滑。
“年末是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總結和推進業務的重要時期,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逐漸形成一定的慣例和合作模式,在年末集中開展轉讓業務,提高業務效率,以滿足內部考核要求和監管標準,為下一年度業務開展創造有利條件?!鄙鲜鰳I內人士進一步分析,除了2024年12月基數較高的原因外,年初市場通常資金相對充裕,在資金面寬松時,消費金融公司會傾向于選擇成本更低的銀行貸款、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融資,導致消費金融類信托產品的萎縮。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