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行情圍繞科技主線展開,機器人、云計算等主題ETF表現亮眼,多只漲逾10%。除了指數基金,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同樣明顯。2025開年以來,12只重倉科技成長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40%,最高的已超60%。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啟動以來,共有36只公募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收益率,指數基金、主動權益類基金各占半壁江山。
盡管市場熱度進一步攀升,但從資金流向來看,上周A股ETF繼續呈現凈流出態勢,一些熱門行業ETF明顯獲得資金加倉。
細分領域資金偏好鮮明
上周A股市場火熱,機器人、芯片等板塊強勢大漲。機器人指數ETF、工業母機ETF、科創芯片ETF博時等漲幅超過10%。
市場越火熱,資金反而越“謹慎”,部分資金選擇了落袋為安。上周,A股ETF領域逾370億元資金凈流出。其中,科創50、創業板、中證1000、半導體相關ETF資金凈流出較多。
不過,跟蹤機器人、券商、人工智能、創新藥等細分領域的ETF仍然受到資金追捧。上周,人工智能(AI)、云計算、機器人等板塊均十分活躍,受益于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技術突破及算力需求預期,資金涌入算力賽道以及AI基礎設施升級標的。跟蹤CS人工智能、云計算指數的ETF分別凈流入17.44億元、17.34億元。此外,市場整體量能強勁,帶動券商股走強,進而吸引資金布局券商相關ETF,跟蹤證券公司指數的ETF合計凈流入17.74億元。
商品方面,黃金市場熱度不減,資金持續流入黃金ETF。上周跟蹤SGE黃金9999指數的ETF合計獲資金凈流入39.45億元,領先其它A股行業主題ETF。
主動被動產品均大幅“回血”
值得關注的是,經歷了近期A股市場強勢上漲后,公募基金已大幅“回血”。Wind數據顯示,自2024年9月24日以來,已有36只基金取得了翻倍的回報,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和被動指數基金各占半壁江山。
2025開年以來,基金經理主動獲取阿爾法的能力凸顯,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漲幅突出,領先同期漲幅較高的恒生科技、機器人等指數產品。截至2月21日,2025開年以來已有12只基金收益率在40%以上,均為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表現最好的兩只基金收益率在60%以上。
中金公司認為,過去幾年,在反彈速度較快的市場中,主動股基相對容易“吃虧”。通常而言主動股基不會滿倉運作,在市場急速上漲時,與滿倉股票的被動指數產品相比,短期內難免略遜一籌;此外,帶動市場反彈背后的力量通常來自部分行業或板塊,但主動股基在單一行業權重的配置上不會特別集中,所以凈值的回升速度也會慢于指數產品的反彈速度。被動產品以其更分散的持倉、更透明的運作和更低廉的費率成為市場新寵。
然而,當前主動股基“逆襲”時刻或已到來。中金公司表示,回顧過去幾輪周期中主動股基的歷史表現,會發現當市場發生較為劇烈的方向轉變時,主動股基由于受限于倉位不滿、持股和反彈方向有差異等,往往落后于市場反彈。但如果遇上結構主線清晰、指數整體震蕩的行情,反而有希望戰勝指數表現。
繼續看好A股反彈
圍繞近期的結構性行情,易方達基金的基金經理成曦認為,近期市場風格和主線主要圍繞以AI和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產業投資展開,從產業邏輯看,AI產業與人形機器人產業皆有所突破,國內產業鏈得以深度參與。一方面,人工智能國產大模型DeepSeek以低成本實現了比肩海外產品的性能水平,下游應用落地有望加速。另一方面,我國是人形機器人零部件的重要供應方和需求方,國內產品性能的快速優化、社會接受度的提高皆有望帶動整個板塊的業績提升。
對于后市表現,國泰基金表示,繼續看好A股反彈,近期或仍以小盤科技風格為主。結構上看好三條主線:一是國內科技主題板塊,包括國內AI算力和應用、機器人;二是國內AI方向估值偏高的情況下,可以關注受益于風險偏好緩和,產業基本面較好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三是近期全球資產價格波動明顯加大,看好黃金作為風險對沖的主要選擇。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