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中,一只只可愛的貓咪在透明的櫥窗內嬉戲玩耍,它們靈動可愛的模樣引得過往的消費者紛紛停下腳步,不由自主地透過玻璃去逗弄這些小家伙。這時,熱情的工作人員會上前詢問:“想領養一只嗎?我們的貓咪是免費領養的,只需要您每月充錢為它購買一些貓糧就可以了。”
近年來,以“免費”“愛心領養”為宣傳的貓咪領養店鋪在全國各地快速擴張。這種模式類似于此前充話費送手機的營銷手段,表面上宣稱免費領養貓咪,實質上是商家以免費吸引消費者后,再通過分期購買貓糧和貓咪用品等方式讓消費者領養寵物。消費者在簽訂協議后,需每月儲值定量金額,由支付寶自動扣款。有消費者將這種分期繳納一定金額用來買貓的方式稱為“貓貸”。
隨著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貓貸”這種新興模式也應運而生。這種模式類似于傳統的消費貸款,但專門針對寵物貓的購買和相關消費。通過“貓貸”,消費者可以在不一次性支付大額費用的情況下,分期償還購買貓咪或相關服務的費用。那么,“貓貸”到底是什么生意?
充值“送”貓
店內工作人員介紹有兩種領貓方式。一種是加入支付寶寵糧保障計劃,類似話費充值送手機。根據貓咪星級選合約期數,先領貓回家,再每月固定充值一定金額,另一種為全額充值,免費領養。兩種充值的費用均可用于在“谷的貓線上商城”購買貓糧、貓砂、玩具等。
該店的貓咪按照品種和品相被分為一星級至三星級不等,不同星級的貓咪其價格也有所不同。
以二星級貓咪為例,顧客可以選擇分期充值方式,每期298元,需連續充值24個月;或者選擇588元連續充值12個月。此外,還可以選擇首充500元后,再以258元/24個月或508元/12個月的方式進行分期付款。如果選擇全額充值的話,則需要4288元。而直接購買二星級貓咪的費用為2688元。
位于潛山路與南二環交口合肥銀泰城負一樓的一家名為“奶嘰喵”的貓咪領養寵物店外,張貼著“貓咪免費領養”字樣的宣傳海報。“貓有自己的獨立賬戶,每個月給貓咪存一筆生活費就能免費領養了。生活費在500到1000不等,最低為每月500元,需要存滿2年期限。”店內工作人員稱,該筆費用可用于店內一切消費,如貓糧、寄樣、疫苗、洗澡等。
“省去了買貓的錢,把購買的費用換成飼養的費用。”同樣位于合肥銀泰城負一樓的幺社領貓館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有兩種方式可以領貓,一種是以市場價格直接付款購買貓咪;另一種則需要領養人每月充值一定金額,持續兩年的時間,充值可用來在么社小程序上購買貓咪用品,也可去合作寵物醫院進行貓咪體檢、絕育等。
“不是無償領養,領養需要在我們這里買貓糧。”位于明光路與蕪湖路交口的合肥壩上吾悅廣場一樓的水瓶座領貓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最低價格為298元,需要交13個月的費用,此外,品相好的貓咪充值費用達到首期充值2000元以上,后期每月充值將近600元,需要繳納12個月。
這是什么生意?
隨著寵物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寵物作為陪伴。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寵物經濟相關企業存量逐年穩步增加,截至2025年1月22日,我國現存424.6萬家寵物經濟相關企業;成立年限上,我國寵物經濟相關企業主要為近三年成立,占比近八成;行業分布上,我國寵物經濟相關企業集中批發和零售業,占比超八成。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產業分會、中國獸醫協會等機構指導發布的《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2024年的寵物經濟還在持續上升,其市場規模成功突破3000億元,2024年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增長7.5%,達到3002億元。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445億元,增長10.7%。其中,寵物食品是國內寵物行業(犬貓)占比最高的細分市場。
此前,多家寵物救助機構曾呼吁“用領養代替購買”。這種觀點指的是,人們可以更多地選擇領養流浪貓狗,而不是通過購買的方式來獲得寵物。而此類“免費領養”店鋪則還是打著“領養”幌子的銷售販賣,則更多是一種營銷手段。
“分期養貓”這種模式,與購物平臺常見的先享用后付款的分期方式頗為相似。然而,在“分期養貓”活動中,消費者所需承擔的資金成本要遠遠高于直接購買貓咪的成本。就拿“谷的貓”二星級品質的貓咪來說,按照活動要求,每期需要支付298元,若連續充值24個月,累計金額將達到7152元。
合肥一家寵物店的老板表示,像這種品相的幼貓,如果直接購買的話,費用大概在2500元左右。而領養店鋪的實際總額花費相較于單獨購買的市場正常價格,已經高出了3倍之多。該店主指出,“分期養貓”的商家主要通過銷售貓糧、貓砂和日常用品等商品來實現盈利。他們通過與廠家深度合作,以量換價,從中賺取差價。
而他的寵物店則主要通過販賣活體貓狗和配種服務來賺錢,同時也會提供一些洗護、寄養和寵物用品銷售服務,但這部分收入占比較小。他認為,一般寵物店不需要采用“分期養貓”這種方式來吸引客戶。因為大多數寵物店規模不大,沒有必要進行這種營銷活動。而且,好品相的貓咪本身就不愁賣,過度綁定客戶可能會讓客戶覺得自己被套路了。“很多客戶養了半年貓之后,也想體驗別的店的服務,如果綁定太深并不利于后期顧客的選擇。”
隨著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曾經單一的售賣模式已逐漸被打破。如今,越來越多的“寵物經濟”相關店鋪開始探索“一站式服務”和“分期消費”等新模式。其中,寵物食品市場是寵主消費的主要品類。
據服務了全國超7000家寵物領養館的“領貓管家”發布的“寵糧月付”白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寵糧月付”模式的累計總合同簽訂額超過了20億元。僅去年第四季度,“寵糧月付”的單月簽約合同額就達到了1.2億元。
以幺社領貓館為例,作為國內“免費領養+寵糧月付”模式的先行者之一,其商城中寵物用品眾多。在“幺社”商城中,目前共引入45個品牌專供,其中還包括七嘢日紀、魔寵日記等新興品牌。
幺社領貓館在2020年提出了“0元養貓”的概念,初期的實踐主要是通過與其他寵物用品品牌的合作來實現。幺社領貓館在2022年初正式推出了自研產品,上線僅一年,其交易總額就已經超過2000萬。2023年底開放加盟后,幺社的門店擴張速度加快。據幺社寵物官網發布,目前幺社領貓館全國超過60家門店,服務消費者超10萬人,送出貓咪超過5萬只。
有“爭議”的生意
此外,“分期領貓”的后續保障,如疾病隱患、分期糾紛、售后咨詢與支持等也使這門生意受到一定的質疑。此前,全國多地曝出免費領養貓咪卻陷入“貓貸”糾紛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據大象新聞,鄭州的孟女士“免費”把貓領到家7天后,貓便因貓瘟死亡。然而,領養時捆綁的每個月398元購買寵物用品“貓貸”,仍要繼續還款,累計將高達數千元。
據齊魯晚報,李女士在逛街時看到貓咪領養館,被“免費領養”吸引后簽訂合同。小貓買來后生病死亡,李女士要求賠償卻被店家拒絕,還被要求繼續支付每月規定的金額或繳納違約金。
幺社的工作人員稱,會在領養前當面對貓咪進行理學健康檢查,確保接走當天無任何臨床癥狀,如果寵物在接走后365天內被確診為貓瘟、傳染性腹膜炎或細小病毒等重大疾病,或者合約期730天內因這些疾病不幸夭折,可解約并退還剩余的服務費余額。
對于以領養貓咪為由頭,要求領養人分期支付購買寵物用品費用的合同,安徽華人律師事務所王翔律師表示,這類合同主要約定的是關于寵物用品買賣的權利義務,合同一般包括具體的物品名稱、數量、價款、支付方式等,主要表現為寵物用品的有償轉讓,寵物貓名為無償領養,但商家與領養人簽訂協議的目的是通過買賣寵物用品實現盈利,符合買賣合同的基本特征,性質應屬買賣合同。
領養寵物和購買寵物用品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果商家在簽訂合同之前,對合同約定的具體條款、領養人需要承擔的義務、支付款項的數額、方式等都作出明確告知和解釋,領養人沒有陷于錯誤的認知而自愿簽署,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如果商家通過虛假宣傳欺詐領養人,故意告知虛假信息或隱瞞真實信息誘導簽訂合同,可能構成欺詐,領養人因受欺詐簽訂的合同可以依照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撤銷。
此外,王律師表示,“如果商家以‘免費領養’的方式進行宣傳,提供的信息不真實、全面,引人誤解,誘導消費者而簽訂協議,并讓消費者購買商家指定的寵物用品,涉嫌虛假宣傳、捆綁銷售,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同時,王律師提醒消費者,如果因“貓貸”發生糾紛,領養人需要對自己主張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比如商家發布的廣告宣傳單、商家的經營資質、與商家簽訂的協議、付款記錄、發票、聊天記錄,如領養的寵物貓存在健康問題,提供就診、治療相關證據等。
來源:安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