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4日,A股市場基礎化工板塊(按申銀萬國行業類劃分)已有22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其中,有94家公司業績預喜(包括凈利潤同比預增、略增、扭虧),主要集中在化工原料、化工制品、合成纖維及樹脂、農化制品等多個細分領域。經梳理,主營產品量價齊升是驅動上述公司報告期內業績預喜的主要因素。
多個細分領域產銷兩旺
基礎化工產業涵蓋化工原料、化工制品、農化制品、塑料、橡膠等多個細分領域。
按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上限計算,江蘇正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丹股份”)、藍星安迪蘇股份有限公司、鞍山七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索普”)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了1000%。同時,包括這四家上市公司在內,共有37家基礎化工板塊上市公司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上限超過100%。
具體來看,在化學制品領域,正丹股份是全球產能最大的TMA(偏苯三酸酐)供應商,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11億元至13億元,同比增長11039.13%至13064.42%。對于業績大增的原因,正丹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主要產品TMA和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產銷量較2023年大幅增長,銷售單價大幅上升,且單位成本基本保持穩定,酸酐及酯類業務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同處化學制品領域的江蘇索普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2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1016.95%到1128.65%。公司表示,報告期內主要產品產銷量同比增加、單位成本同比下降,且2023年同期基數較小,使得公司2024年度經營業績較上年預計實現大幅上升。
化學原料領域的多家相關上市公司亦預計業績表現亮眼。例如,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0.73億元至1.06億元,同比增長175.99%至300.76%。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碳酸鋇、硫酸鋇產品結合原材料供應、同行業產銷存及下游需求等情況,適時調整銷售價格,銷售價格同比增加,增加了公司利潤。同時,公司加大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力度,高純鋇、高純鍶等產品銷售量增加,增加了公司利潤。
農化制品領域的磷化工板塊,2024年以來,磷肥需求平穩增長與磷礦供給剛性約束,共同支撐了磷化工產業鏈的高景氣度。
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磷化工產業方面,受國際市場行情向好,國內市場需求拉動和出口政策支撐的影響,磷復肥行業呈現先抑后揚的市場走勢。在國家保供穩價政策支持下,2024年春耕季節市場供不應求,公司磷酸鹽系列產品、復合肥產品訂單充足,訂單大幅增長,公司生產經營產銷兩旺。受磷酸鹽系列產品、復合肥銷量大幅增加和液氨等部分大宗原料成本下降影響,公司2024年磷化工業務經營業績出現一定幅度增長。
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磷化工分析師李霞表示:“預計2025年磷礦石供應缺口依舊處于高位,行業或將保持緊平衡狀態。”
化肥領域或迎漲價行情
2月份以來,已有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稱,關注基礎化工行業漲價行情。在春耕備肥的需求拉動下,化肥領域漲價“呼聲”較高。
山西證券認為,春耕備肥啟動,拉動化肥市場需求,尿素和氯化鉀漲價明顯。尿素市場此前低迷,開工率處于低位,在國內采購修復等因素影響下,期貨和現貨市場活躍。國內鉀肥產業開工率雖有提升,但整體供應偏緊,進口可銷售貨源不足,貿易商惜售。化肥市場整體呈現積極變化。
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鉀肥方面,春耕旺季將至,氯化鉀價格自今年1月初開始已有所回升。磷肥方面,由于冬季淡季影響,磷銨行業平均毛利潤已處于虧損線附近,隨著春耕旺季的來臨,以及在鉀肥等其他單質肥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國內磷銨價格及對應的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化肥市場有望迎來漲價行情,主要是因為春耕旺季需求釋放疊加環保限產,海外農化巨頭補庫周期開啟,導致部分中間廠商供給趨緊。”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表示。
來源: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