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高股息的紅利資產持續受到市場青睞,紅利主題類ETF資金凈流入明顯,僅2月凈流入額就達48.32億元,顯著高于其他類別。
長城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QDII擬任基金經理曲少杰表示,資金追捧紅利資產的背后,是市場共振疊加政策催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他進一步指出,相較于A股,港股紅利資產的投資性價比或更優,可重點關注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的配置價值。
港股紅利或更具性價比
春節后,在DeepSeek效應帶動下,市場走出了一波強勢科技行情,但同時也仍面臨中美貿易博弈、美聯儲加息放緩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投資者對穩定回報的配置需求并未降低。
曲少杰認為,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紅利資產并非只能是熊市的防御手段,更是穿越牛熊周期的穩健選手,適合長期作為底倉型資產。
一方面,低利率環境下,無風險利率的趨勢性下行將對高股息資產形成長期驅動力,股息率與利率的“剪刀差”或持續擴大。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利率中樞或將延續震蕩下行趨勢,紅利資產憑借出色的經營質量和較高的股息率,有望持續吸引長線資金進行配置。
另一方面,政策端也持續利好紅利資產。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回報已然成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強化上市公司的分紅約束機制,春節前又有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重磅方案落地,紅利資產有望持續受益。
在紅利投資邏輯受認可的當下,曲少杰進一步介紹,相較于A股市場,港股紅利資產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從投資角度而言,或更具性價比。
長期以來,港股市場相較于A股存在一定折價。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恒生AH股溢價指數為146.35,處于近10年歷史高位,意味著當前港股更具價格優勢。
此外,港股市場擁有悠久的分紅歷史,其主流紅利指數的股息率水平也相對更高。截至2月19日,恒生高股息率指數、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的股息率分別為7.41%,7.79%,均高于中證紅利指數(為6.27%)。事實上,港股高股息資產一直處于慢牛行情之中,曲少杰認為,慢牛行情或仍在持續過程中。
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有望迎來“雙擊”
在一眾港股紅利指數中,曲少杰認為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能更好地表征港股紅利資產,將是更優的投資選項。
公開資料顯示,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是從中證香港300指數樣本空間內選取30只符合港股通條件,且流動性好、連續分紅、股息率高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在紅利策略有效性得到驗證的當下,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成長空間有望拓展,實現穩健性與成長性的‘雙擊’;從港股紅利資產當前估值水平來看,該指數也有望實現低估值與高股息的‘雙擊’”。據曲少杰介紹,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主要具有以下優勢:
一是大市值特征突出,指數中總市值1000億以上成份股占比超六成,藍籌性質強,有利于加強指數的穩健性。二是現金分紅能力較強,自2016年以來指數成份股現金分紅總額逐步上升,各年度指數股息率均值達7%,2022年更高達11%。三是當前估值較低,截至2月19日,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的市盈率為6.33倍,低于中證紅利指數(7.35倍),更具價格優勢。
展望后市,曲少杰認為,港股目前或處于持續走牛的前期階段,港股紅利資產也有望借勢持續表現。在這一階段,港股或呈階段性上漲態勢,同時由于尚處于初期階段,股價仍然處于低位,整體上漲彈性有望較大。
“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好轉,港股基本面好、估值低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后續上漲的時間可能不會短,空間可能不會小,利好港股紅利資產表現。”他預計。
來源:新浪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