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飲料第一股” 又遭股東減持
2 月 20 日晚間,東鵬飲料發布公告,第三大股東煙臺市鯤鵬投資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 “鯤鵬投資”)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減持公司合計不超過 716.89 萬股股份。
截至目前,鯤鵬投資持有東鵬飲料股份 3348.7 萬股(占總股本的 6.44%),其中,約 2576 萬股是東鵬飲料 IPO 前獲得,其余來自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值得注意的是,鯤鵬投資是東鵬飲料董事長林木勤父子的持股公司。據企查查信息,林煜鵬(林木勤的兒子)持有鯤鵬投資 54% 的股份,是公司受益所有人;林木勤持股比例為 9%,二人合計持有公司 63% 以上的股份。
公司強調,林木勤及林煜鵬不參與本次鯤鵬投資的減持計劃,減持主體亦不涉及控股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但資本市場還是做出了反應。
減持公告一發,東鵬飲料股價應聲大跌,2 月 21 日收盤價為 215 元,較上個交易日下滑 6.52%,盤中最高跌幅約 7.8%。
將時間線拉長,東鵬飲料當前股價正處上市以來高位,若以 215 元的收盤價計算,鯤鵬投資本次減持計劃最高可獲利 15.4 億元。二股東已提款近 42 億
“又減持了”,公告發出當晚,有人在投資交流平臺上發出感慨,長期關注東鵬特飲的投資者對其股東減持并不陌生。
東鵬飲料上市于 2021 年,自 2022 年開始,公司股東、持股高管的減持計劃似乎就沒停過。其中,公司原第二大股東君正投資已通過 5 次減持計劃,不到三年 “提款” 近 42 億元。
2022 年 5 月,君正投資宣布減持計劃,彼時其 IPO 前獲得的股票剛解禁,但截至減持期滿,君正投資并未發生實質性減持行為。
可隨后幾次實際減持股份數量增長
同花順 iFinD 顯示,君正投資分別于 2022 年 9 月、2023 年 1 月、2024 年 1 月、2024 年 10 月宣告減持東鵬飲料股份,其間實際減持完成 141.14 萬股、375.48 萬股、1083.41 萬股、605 萬股,對應金額分別為 2.5 億元、6.79 億元、18.96 億元、13.26 億元。
目前君正投資仍持有東鵬飲料 186 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 3.58%。根據相關規定,持股低于 5% 的股東若再減持,上市公司沒有義務公開披露。
除了股東,東鵬飲料的持股高管也相繼減持離場,其中不乏 “元老級” 人物。
2023 年財報顯示,公司共 12 位持股高管,除創始人家族(林木勤、林木港、林戴欽)外共有 9 位,其中 8 位當年減持了東鵬飲料股份,且有 6 位高管已離任。
原監事會主席蔡運生,董事李達文,監事陳義敏、黎增永 4 位均在 2000 年之前加入東鵬飲料,在職超 20 年,離職前分別減持了公司 13 萬股、51.86 萬股、28.3 萬股、30.1 萬股股份。大單品能否撐起千億市值
股東、高管的相繼出走,令市場疑惑
東鵬飲料業績情況并非不樂觀,相反,這是飲料行業近幾年業績增長最亮眼的企業,旗下核心大單品東鵬特飲位居中國功能飲料市場銷量第一,公司上市后連續三年保持 20% 以上的營收增長率,總市值超 1100 億元。
業績層面捷報頻傳,東鵬飲料預計 2024 年營收將為 157.2 億 —161 億元,較上年增長 40%—43%;歸母凈利潤 31.5 億 —34.5 億元,同比增長 54%—69%。
從過往產品結構來看,東鵬飲料一直因 “大單品依賴癥” 被市場詬病。
東鵬特飲這款產品長期占據公司九成以上營收,去年在積極布局 “第二增長曲線” 的基礎上,營收占比縮小至八成,但比例依然很高。
為尋求破局,東鵬飲料先后推出了東鵬補水啦、烏龍上茶,東鵬大咖、VIVI 雞尾酒、海島椰等多款產品,涉及電解質水、無糖茶、咖啡、低度酒等賽道,并有加快推新品的趨勢。
近期,有經銷商在朋友圈曬出了一款東鵬飲料出品的 “果之茶” 飲料,包括檸檬紅茶、西柚茉莉、蜜桃烏龍 3 個口味,產品規格為 1L 裝,終端零售價為 5 元,預計 3 月左右全面上市。
但目前,東鵬公司僅披露過東鵬補水啦一款產品的銷售數據,去年前三季度營收 12.11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不足 10%,還未能扛起 “第二增長曲線” 的大梁。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