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隨著自主品牌智能化推進及車型布局逐步完善、高端車型的逐步推出,未來自主車企有望借助品牌塑造及智能化優勢擴大高端市場份額。
核心邏輯
1.智駕領域2025年有望迎來廣度和深度雙重拓展。廣度方面,多車企跟進發布比亞迪智駕計劃,合力推進智駕平權。零跑預計于2025年一季度實現城快及高架NAP全國覆蓋,并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城區高階智駕功能;極氪預計于2025年2月開啟車位到車位的萬人公測,并于4月開啟全量推送。深度方面,國家正在對L3級自動駕駛立法展開討論,預計2025—2026年L3級自動駕駛將實現大規模商用,各車企加速軟硬件前瞻布局。極氪、小鵬等車企L3級自動駕駛均有望于2025年正式落地。高階智駕功能普及以及L3級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有望給智駕系統中的芯片、域控制器、激光雷達、攝像頭燈和傳感器燈環節核心供應商注入彈性。
2.當前的汽車智能化圍繞數據流進行演進,數據流從獲取、儲存、輸送、計算再應用到車端實現智能駕駛、應用到人端通過視聽觸等五感進行交互,數據流方向關注傳感器、域控制器、線束、線控制動、空氣懸架、車燈、玻璃、車機、HUD、車載音響等環節。
3.數據和算法要求提升,自動駕駛芯片算力持續提升(或從低于100TPS到遠期10000TPS)。一方面大模型及大型自動駕駛數據處理提出大算力需求;另一方面,高規格攝像頭等傳感器上車提供更多需要處理的數據,增加算力消耗,比如傳統的L1—L2級自動駕駛,配備120—200萬像素攝像頭,只需要對車道檢測等簡單功能提供算力,而800萬的高像素及L2+高階自動駕駛上車要求自動駕駛系統處理城區復雜路況、多交互場景的路口變道等情況,神經網絡算法要求提升,域控制器算力需求進一步提升。
利好個股
建議關注: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集團、賽力斯等。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