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全國多地證監局積極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證監會部署,全面啟動新一輪常態化走訪上市公司工作。各個證監局深入企業一線,協調解決企業經營難題,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常態化走訪機制全面深化
中國證監會2024年3月發布的《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提出,建立會同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走訪上市公司、解決實際問題的常態化機制,推動解決上市公司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2024年12月,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強調加強上市公司常態化走訪。
2025年以來,多地證監局密集啟動新一輪上市公司調研工作,通過“一線問診”為企業疏堵解難,將常態化走訪機制進一步全面深化。
其中,北京證監局在2024年走訪142家公司的基礎上,2025年已組織開展了首輪11家公司走訪。北京證監局深入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傾聽企業反饋的制約發展的痛點堵點問題,現場“問診把脈”“有求必應”。
天津證監局近日調研了桂發祥、達仁堂兩家上市公司,詳細了解公司經營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傾聽公司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現場回應公司關切,推動解決困難問題。
山東證監局近日走訪了家家悅、山東威達、三角輪胎、光威復材和威海廣泰等5家上市公司,現場解決數字化轉型、國際化布局等難題。
河北證監局也積極行動,走訪以嶺藥業、華北制藥等上市公司,為企業發展“疏堵克難”。
“證監局的常態化走訪工作,不僅是對上市公司的一種監管方式,更是一種服務舉措。通過走訪,監管機構能夠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從而助力企業實現更快發展。”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表示。
打通政企溝通“最后一公里”
梳理發現,被訪上市公司普遍認為,常態化走訪機制顯著提升了問題解決效率,有效打通了政企溝通“最后一公里”。
華北制藥相關負責人表示,走訪活動暢通了政企交流渠道,企業將積極借助各方力量,深化內部改革,提升創新能力,全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加快產業升級步伐,重塑行業地位。
為推動企業反饋問題的有效解決,山西證監局提出“動態跟蹤,辦理閉環”模式,對晉控電力、通寶能源等企業的痛點問題建立臺賬,確保“件件有著落”;北京證監局通過走訪整理涉及股權激勵、資產權屬、融資支持等方面訴求179條,目前已解決或回應151條,解決率超80%。
北京證監局稱,針對共性問題將研究系統化解決方案,力爭通過走訪“一批”公司、解決“一類”問題、帶動“一方”發展,暢通政企交流渠道,提升企業獲得感。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利益。證監局的走訪工作能夠及時發現上市公司在經營、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有助于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提升治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王鵬表示,通過走訪,監管機構還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創新需求和發展困境,為制定更加符合市場實際的監管政策提供依據,從而更好地支持上市公司的創新發展。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