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eepseek、春晚舞臺的人形機器人,再到動畫電影《哪吒2》,現象級新產品紛至沓來,民營企業創新活力迸發。日前,中國多部門提出今年將出臺多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將迎來新一輪政策機遇。
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輿論熱度依然不減,參會企業以科技企業為主,不以資歷論英雄,涵蓋老中青三代企業家,涉及信息通信技術、互聯網、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半導體、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等廣泛領域,反映出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戰略選擇,科技型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稱:“顛覆性的技術不斷涌現,而且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帶來整個生產力的重大變革。經濟的驅動力量需要從傳統生產力轉化到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這種新的驅動力量方面來,把科技創新的企業作為重點是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的。”
從數據看,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貢獻了全社會約65%的發明專利、70%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擴大至92%以上。而在未來,要讓民營企業在創新方面作出更多貢獻,還需要營造更加優越的科技創新環境。
就在民營企業座談會后,多部門送出多項政策禮包。例如,盡快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持續推進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黃漢權表示,民營企業可以抓住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的政策紅利。
黃漢權稱:“支持民營企業牽頭承擔或者參與國家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高校院所的重要科研基礎設施向民營企業開放,同時加大這種知識產權制度的執行力度,給民營企業創新帶上一層保護傘。”
同時,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創新成果有巨大應用空間,有利于民營企業抓住機遇提升創新回報。
黃漢權稱:“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全方位擴大內需,特別是提振消費作為很重要的政策著力點。民營企業領域多、數量大、經營靈活,完全可以抓住國家擴大消費機遇找到市場發展的空間。”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