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固態電池具備容量高、安全性、穩定性等特點,能夠滿足終端設備對續航和長期穩定性的需求。產業鏈企業及政策多端發力,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穩步推進,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核心邏輯
1.近期多家企業的(半)固態電池在性能提升、量產進度等方面不斷推進,有望加速(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材料方面,固態電池采用的固態電解質能兼容更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如超高鎳正極、富鋰錳基正極、硅基負極和鋰金屬負極等,率先布局固態電池及相關產業鏈的廠商有望受益于產業化進程加快;此外,固態電池可兼容的高鎳、甚至超高鎳三元材料導電性較差,硅基負極的導電性也差于石墨,碳納米管導電劑可以改善二者較差的導電性能,因此碳納米管導電劑相關廠商有望受益于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設備方面,干法電極可以應用于固態電池中,相較于濕法工藝為增量環節,隨著固態電池的發展,設備端有望先行落地,疊加單位價值量的提升,設備端有望迎來較為廣闊的空間。
2.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全固態電池曙光初現。近年來國內外主流電池廠商及專注于固態電池的初創企業,不斷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自2024年開始國內半固態電池率先進入量產階段。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主流電池廠商密集公布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技術突破。隨著頭部電池廠商的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相繼明朗,全固態電池啟動量產時間提前至2027年,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呈加速的勢頭。
3.固態電池具有高性能優勢,下游需求持續催化。固態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兩大顯著優勢,成為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和低空經濟等下游需求持續催化。近期比亞迪、廣汽、長安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裝車時間表,國內外主流車企的固態電池裝車時間集中在2026—2030年,2027年成為全固態電池量產的關鍵時間節點。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隨著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的發展,市場對高性能固態電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低空飛行載具的一項主流電池技術,為固態電池的下游應用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
4.工藝及成本瓶頸等仍需突破,關注上游材料進展。固態電池的大面積推廣,仍需突破關鍵技術應用瓶頸。其中固態電解質離子導電性不足,電解質和電極界面不穩定,負極鋰枝晶問題及生產成本高是關鍵瓶頸。
利好個股:
建議關注:恩捷股份、當升科技、天賜材料等。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