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技術進步與科技創新相伴而生,為多個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除了作為“頂梁柱”的“國家隊”之外,正有越來越多民營企業投身其中,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補充。
現階段,我國商業航天已從初創期轉入快速發展階段,商業銀行助力民營航天企業“起飛”的案例層出不窮,通過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滿足了商業航天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及資本運作需求。同時,部分銀行也在探索與商業航天合作的更多可能。
助力打造商業航天新生態
科研探索、通信傳播、國家安全……隨著衛星應用的領域不斷拓展,中國對火箭和衛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高昂的發射成本卻成為“攔路虎”。
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是當前降低發射成本最有效的技術路線。成立于2016年的星際榮耀已成功完成多次里程碑式的發射任務。2019年發射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并精確入軌,讓星際榮耀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入軌的民營商業運載火箭公司,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入軌發射能力民營企業的國家。
“商業航天是重資產、重技術、需要時間積累的行業里,起步較晚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趕,這就需要金融的助力。”上海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支行科創金融服務團隊負責人介紹。
憑借多年服務科技企業的經驗,上海銀行北京中關村支行主動與星際榮耀溝通,圍繞企業發展現狀、未來規劃及資金需求,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案,助力企業完成多個里程碑發射任務。
“我們堅信,隨著可重復使用火箭的商業化,在不遠的將來還會實現航班化,普通人可以如同坐飛機一樣進入太空。”談到未來,星際榮耀創始人充滿信心。
重視金融服務的長期性、綜合性
在采訪中了解到,因為商業航天企業的科技屬性,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更強調生命周期與綜合化。以上海銀行為例,該行結合區域政策和客戶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需求,創新推出“股權激勵貸”“并購貸款+”等產品,滿足商業航天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及資本運作需求。此外,由于航空航天事業專業性強、門檻高,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商業航天企業的技術、市場和發展前景,上海銀行還引入“外腦”智庫打造主題套餐服務,聯合多方力量打造包括企業上市、股權管理、財務降本增效等在內的套餐服務,滿足商業航天企業的多元化需求。
這也是銀行服務商業航天企業的主流思路。藍箭航天是國內首家取得全部準入資質、唯一基于自研液體發動機實現成功入軌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從創業之初到成長壯大的歷程中,招商銀行一直是其最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雙方在財資管理、留才用才、跨境發展、銀行融資、資本對接等多個領域建立了廣泛深入的伙伴關系。在企業擴充產能的關鍵階段,招商銀行適時提供了信貸支持,并從企業財務規劃全視角出發,協助企業對接各類融資渠道,幫助企業拓寬融資途徑、優化財務結構。
而對于區域性銀行來說,本地政府的規劃部署更為其發展科技金融指明了方向。商業航天是河南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賽道,當地先后制定出臺《河南省衛星產業發展規劃》《河南省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專項規劃。作為河南商業航天產業戰略重要承載地,鶴壁構建起涵蓋衛星制造、運載火箭制造、衛星運營、衛星應用服務的全鏈條產業生態體系。中原銀行鶴壁分行通過協調省科技廳政策支持、成立工作專班、開通綠色通道等舉措,于去年底成功投放全省首筆商業航天產業銀行貸款,為企業提供了特色化、定制化的融資方案。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民間資本投資衛星研制和系統建設,增強發展活力,并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大對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的信貸支持”。從具體實踐來看,銀行業近年來重視落實上述部署,通過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滿足航空航天科技研發的資金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金融機構還提供智庫支持,例如,平安銀行數字投行聯合LAMBDA實驗室,為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發展衛星產業的“五步走”戰略,從衛星發射、資本投入、行業宣傳、應用場景、賦能實體等方向進行規劃,以專場路演、企業引進等方式,幫助地方政府籌劃發展航天產業。此外,平安銀行數字投行還與國內商業航天領域部分頭部企業合作,幫助洽談資本合作、服務經營場景落地,意在探索金融機構與商業航天合作的更多可能。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