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柜臺“搬”到田埂上。通訊員供圖
春風吹綠寧陽大地,沃野之上農機轟鳴,農戶忙碌的身影與寧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的足跡交織成一幅動人的春耕畫卷。這熱火朝天的景象背后,是寧陽農商銀行以服務為本、深耕“三農”的生動實踐。截至2025年1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41.95億元,累計走訪農戶1.2萬戶,用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為春耕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金融春雨”精準滴灌。面對春耕生產“短、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寧陽農商銀行創新打造“三維立體”信貸產品體系。在傳統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基礎上,該行推出“春耕備耕貸”“泰山e貸”等10余款特色產品,形成覆蓋種植、農機、農資、農技的全產業鏈信貸支持網絡。在蔣集鎮,種糧大戶王大哥通過“春耕備耕貸”獲得50萬元授信,該行客戶經理還幫助他解決了農業無人機的后續使用問題。“以前辦貸款要抵押、求人擔保,現在啥也不用操心,有農擔公司擔保,農商行放款,才幾天我就拿到了貸款。”王大哥說。該行“春耕備耕貸”服務轄區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助力春耕備耕,緩解客戶資金緊張,已為832名農業種植類客戶提供2.49億元信貸支持。
金融柜臺“搬”到田埂上。寧陽農商銀行打破傳統網點服務邊界,構建起“三級聯動+精準對接”的服務體系。15個鄉鎮普惠金融中心統籌調度,248個村級金融服務站扎根一線,95名客戶經理走村入戶,形成了覆蓋全縣的“網格化”服務網絡。春耕期間,該行這支“挎包隊伍”行走里程超2000公里,用腳步丈量出金融服務的半徑。在葛石鎮鹿家崖村,村民王大姐通過“地頭銀行”解了燃眉之急。當她為購買有機肥的資金犯愁時,該行進村宣傳的客戶經理主動上門,利用移動終端現場為王大姐辦理了10萬元“泰山e貸”。“以前貸款要去鎮上,現在家門口就能辦。”王大姐感慨的話語,印證著該行“服務零距離”的承諾。今年春耕期間,該行移動服務已辦理貸款業務549筆,金額達4461萬元。
普惠金融“量體裁衣”。為深入推進農村普惠金融,普及金融基礎知識,全面提升農村居民防范和識別金融風險的能力,寧陽農商銀行聚焦差異化需求,利用村民休閑時間,持續推進“金融夜校”活動,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觸角,把金融知識、金融產品、金融服務送進千家萬戶。在堽城鎮高橋村村委會,春耕“金融夜校”內燈火通明。該行工作人員用方言講解如何識別假幣、手機銀行安全操作等內容,并現場設置“貸款計算器體驗區”。村民老張算得明白:“用‘春耕備耕貸’買化肥,比普通貸款一年能節省2400元利息。”這樣的“金融夜校”已舉辦89場,覆蓋1.3萬人次。
沃野千頃,春潮涌動。當金融服務深度融入春耕生產“肌理”,寧陽農商銀行用“產品跟著農時走、服務圍著田地轉、政策貼著民心定”的實踐,在齊魯沃野上書寫著新時代的“富民答卷”。
來源:泰安日報